[发明专利]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6492.2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冯以盛;张运涛;柴明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胡莹 |
地址: | 25509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炉 回火炉 进气口 热能利用系统 烟筒出口 联通 金属热处理 热能利用率 大气环境 二次利用 高温烟气 热能利用 回火 排出 生产成本 加热 余热 能耗 | ||
1.一种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将淬火炉(1)的烟筒(26)出口与回火炉(18)的进气口(25)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淬火炉(1)的烟筒(26)出口设置于淬火炉膛(3)顶部或者任一侧的炉墙壁上,回火炉(18)的顶部或者炉墙壁上设有进气口(25),所述烟筒(26)出口通过管道(27)与回火炉(18)的进气口(25)联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火炉(18)位于淬火炉(1)一侧,且二者共用一侧壁,在共用侧壁上开孔,该孔同时作为淬火炉(1)的烟筒(26)出口和回火炉(18)的进气口(2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淬火炉(1)下部设有第一导热板(4)并通过第一导热板(4)将淬火炉(1)炉体内腔分隔成上部淬火炉膛(3)和下部淬火燃烧室两部分,第一导热板(4)上设有若干第一通孔(5),淬火烧嘴(8)设置在淬火燃烧室两侧的炉墙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淬火烧嘴(8)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淬火烧嘴(8)呈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淬火燃烧室由隔板(7)分隔成数个燃烧单元(9),每个燃烧单元(9)中均至少对应设置一个淬火烧嘴(8),各隔板(7)上设有热量流通通道(6),并通过各热量流通通道(6)将各燃烧单元(9)联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火炉(18)下部设有第二导热板(21)并通过第二导热板(21)将回火炉(18)炉体内腔分隔成上部回火炉膛(20)和下部回火燃烧室(24)两部分,第二导热板(21)上设有若干第二通孔(22),回火烧嘴(23)设置在回火燃烧室(24)的炉墙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火炉膛(20)内设有搅拌风机(17)。
9.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5-8中任一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火炉(18)的烟道(16)尾部连接空气预热器(14)的烟气侧进口,空气预热器(14)的空气侧出口连接助燃空气总管(12),助燃空气总管(12)连接淬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0)以及回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1),淬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0)接入淬火烧嘴(8)中,回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1)接入回火烧嘴(2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淬火炉热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回火炉(18)的烟道(16)尾部连接空气预热器(14)的烟气侧进口,空气预热器(14)的空气侧出口连接助燃空气总管(12),助燃空气总管(12)连接淬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0)以及回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1),淬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0)接入淬火烧嘴(8)中,回火炉的助燃空气管路(11)接入回火烧嘴(2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联美弹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49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中频淬火机
- 下一篇:零件整体淬火自动旋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