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6510.7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夏云云;李晨朝;阮秀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7/00 | 分类号: | E01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桥涵 道床 回填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铁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主涵在预制前,测得原铁路道床的坡比,主涵施工时,在主涵顶同时浇筑翼墙,翼墙钢筋、混凝土与主涵形成一体,翼墙的防腐、防水设置与主涵相同,待主涵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人工码砌沙袋,回填注浆,使用小型振动机械预先将注浆压实,然后将主涵顶进就位,待附属工程施工完毕后,准备翼墙与既有路基过渡段二次回填,在翼墙与两侧既有路基采用钻孔压浆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使之与原路基形成复合地基,回填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从底向上回填密实至路肩。本发明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成本,安全系数高,经济效益高,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下穿铁路现象逐渐普遍,顶推施工技术作为一项广泛使用的下穿铁路施工技术。
目前,对成型后的下穿铁路桥涵道床(涵顶)回填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压实,压实难度大,且常规回填方法耗时长,存在安全隐患,压实度难以达到设计要求。为攻克以上难题,设计一种梯形翼墙,通过增强回填土侧压力,使回填质量达到要求。该方法既有线路恢复快,后期在施工中对行车的干扰少,达到保证工程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成本,安全系数高,技术可靠,施工效率高,经济效益高,提高工作效率的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主涵,所述主涵顶面设有翼墙,所述翼墙之间填有沙袋,所述翼墙外侧填有注浆,施工方法如下:
主涵在预制前,通过计算,测得原铁路道床的坡比,主涵施工时,在主涵顶同时浇筑翼墙,翼墙钢筋、混凝土与主涵形成一体,翼墙的防腐、防水设置与主涵相同,待主涵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人工码砌沙袋,回填注浆,使用小型振动机械预先将注浆压实,然后将主涵顶进就位,待附属工程施工完毕后,准备翼墙与既有路基过渡段二次回填,在翼墙与两侧既有路基采用钻孔压浆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使之与原路基形成复合地基,来改善路基土体性状,对路基起到加强粘结作用,防止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保证路基稳定,回填时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从底向上回填密实至路肩。
优选的,所述翼墙形状为梯形。
优选的,所述翼墙厚度与主涵墙厚一致,高度根据轨底与涵顶高差和临时支护高程预留2-5cm。
优选的,所述沙袋回填时要码整齐,沙袋的沙选用细沙,在回填时,每层都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
优选的,所述注浆是待主涵顶进后的二次加固,是在临时支撑撤除前加强固结的措施,采用静压注浆法,设计注入压力在1Mpa-2Mpa,扩散半径30cm,直至无沉降时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不仅结构合理,施工方便,而且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铁路安全隐患,减少铁路“天窗”次数。在施工主涵的同时就可以完成部分附属工程,大大减少了施工周期,整体性好,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示意图;
图中1.主涵 2.翼墙 3.沙袋 4.注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图中:一种下穿铁路桥涵道床回填的施工方法,包括主涵1,所述主涵1顶面设有翼墙2,所述翼墙2之间填有沙袋3,所述翼墙2外侧填有注浆4,施工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6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GV小车过轨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铁轨高速放电打磨的设备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