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体质动态变化辨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57360.1 | 申请日: | 2019-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罗悦;温川飙;孙涛;高园;宋海贝;程小恩;赵姝婷;程爱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0075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体质 动态 变化 辨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中医体质动态变化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量表辨识法和传统四诊法分别采集体质辨识数据,所述体质辨识数据包括多个中医体质及其对应的体质影响因子;
对基于量表辨识法和传统四诊法分别采集到的体质辨识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基于所述多个中医体质及其对应的体质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知识数据库;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所述知识数据库进行分析,求取所述多个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对应关键体质影响因子;基于所述多个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对应的关键体质影响因子构建中医体质知识图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医体质知识图谱基于所述知识数据库的更新进行自动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数据处理专用工具Kettle对所述体质辨识数据进行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规则表示法表示所述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对应的体质影响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所述知识数据库进行分析,求取所述多个中医体质类型及其对应关键体质影响因子具体包括:
以知识数据库中基于量表辨识法采集的多个中医体质为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以所述多个中医体质对应的体质影响因子为量表辨识法比较序列;对所述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和其对应的量表辨识法比较序列进行量化和无量纲化;求取所述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与其对应的量表辨识法比较序列的差序列;基于所述差序列求取所述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与其对应的量表辨识法比较序列的关联度;对所述量表辨识法比较序列的关联度进行排序求取每个参考序列对应的关联序;
将知识数据库中基于传统四诊法采集的多个中医体质为四诊法参考序列,以所述多个中医体质对应的体质影响因子为四诊法比较序列;对所述四诊法参考序列和其对应的四诊法比较序列进行量化和无量纲化;求取所述四诊法参考序列与其对应的四诊法比较序列的差序列;基于所述差序列求取所述四诊法参考序列与其对应的四诊法比较序列的关联度;对所述四诊法比较序列的关联度进行排序求取每个参考序列对应的关联序,所述每个参考序列对应的关联序中关联度大的比较序列即为所述中医体质类型对应的关键体质影响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和四诊法参考序列为事务域,选取所述量表辨识法参考序列和四诊法参考序列对应的关联序中关联度大的比较序列为项域,基于所述事务域、项域构建所述中医体质知识图谱。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联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i、n、k为整数,§i(k)为灰色关联系数;k为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灰色关联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θ为分辨系数,取值范围为(0,1);Yi(k)为第k个时刻下的参考序列;Xi(k)为第k个时刻下的参考序列对应的比较序列,i为整数。
9.一种中医体质动态变化辨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73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命体征信号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睡眠状态分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