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59816.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1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罗陆昌;徐坤;沈彪;张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8 | 分类号: | B66C13/08;B66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李玲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模块 上部平台 集装箱跨运车 下横梁 总装工艺 组装 吊装设备 模块化 装配 连接旋转装置 工程机械 缓慢下降 紧固连接 向下垂直 自重作用 起吊 配件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本发明适应集装箱跨运车的组装和生产的要求,改善现有的工程机械总装工艺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跨运车的总装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
背景技术
集装箱跨运车是集装箱装卸设备中的一种,通常承担由码头前沿到堆场的水平运输或者堆场的集装箱堆码工作,它以门形车架跨在集装箱上,由装有集装箱吊具的液压升降系统吊起集装箱,进行搬运,并可将集装箱堆码二、三层高。由于集装箱跨运车具有机动灵活、效率高、稳定性好、轮压低等特点,得到普遍的应用,集装箱跨运车作业对提高码头前沿设备的装卸效率十分有利。
集装箱跨运车主要结构包括下横梁模块、立柱模块、上部平台模块、吊具及驾驶室组成,具有超高超大超重等特点。传统总装施工工艺有诸多不足,主要如下:
1)现场安装工作量巨大,施工周期长;
2)高空作业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3)大型吊装设备如汽车吊、登高车等使用量大,设备费用人工费用都很高。
因此,很难达到提高施工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标。
集装箱跨运车的总装工艺作为总装实施的技术源头,是总装过程优化的关键环节。由于总装过程是产品的系统集成阶段,其装配周期长、手工操作多、风险性大,因此它直接影响到集装箱跨运车的研制进度和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适应集装箱跨运车的组装和生产的要求,改善现有的工程机械总装工艺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跨运车的模块化总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集装箱跨运车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和下横梁模块;
2)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分别独立完成装配;
3)采用连接旋转装置将上部平台模块及立柱模块组装成一整体;
4)再采用吊装设备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起吊,使立柱模块在自重作用下向下垂直旋转;
5)吊装设备再将上部平台模块和立柱模块组装的整体缓慢下降至下横梁模块上,并再通过紧固连接配件将上部平台模块、立柱模块及下横梁模块进行装配;
6)最后再安装其他部件。
所述步骤2)中对上部平台模块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后梁、两根联系梁、前梁、第一顶部平台和第二顶部平台。
所述后梁上装配起升机构,两根联系梁上装配电液管路支架,前梁上装配梯子平台支撑和司机室支撑,第一顶部平台上装配柴油机房、液压站和辅助电气柜,第二顶部平台上装配主电气柜。
所述步骤2)中对立柱模块的独立装配,包括装配柴油机管路、液压管路、大车驱动电机和分动箱。
所述步骤3)中连接旋转装置为铰接连接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598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烧结机头部星轮和料仓安装方法
- 下一篇:缆索吊机锚锭变形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