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长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3094.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冯丽花;赵宪永;秦建涛;张彦芳;张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31/02;E02D15/02;B01D21/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00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长 钢筋混凝土 底板 找平 施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装置及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多组水平设置的底板下层钢筋和设置在底板下层钢筋正上方的底板上层钢筋,竖直的托撑,托撑上端高出底板上层钢筋,托撑旁固定有的一个竖直短钢筋与托撑形成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顶部与预浇筑的底板表面平齐的角铁轨道;预浇筑的底板四周设置有一圈导墙模板以及用于固定导墙模板的定位装置,与角铁轨道配合的刮杠。首先铺设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以及导墙钢筋并支护导墙模板,使用刮杠沿埋设的角铁轨道进行找平。本发明使得底板一次成型,预防了导墙底部无混凝土堆积及不平整现象的产生,避免了后期修补,增加了刮泥机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为保护地下水资源,地表水厂的建设越来越多,建成后的要求越来越多。平流沉淀池作为地表水厂的主要构筑物,因为其底部需安装刮泥机,对底板的标高及平整度要求远超一般规范要求,且刮泥机安装紧邻导墙,对导墙底部平整度要求同样较高。传统的找平方式是在四周墙、柱上弹出上平标高控制线,再按线拉水平线抹找平墩,确定水平度后,再浇注混凝土使用水平刮平。但该找平方式施工过程繁琐,导致施工效率低。施工中仅依赖测量人员全程使用仪器控制,随机因素较大,而且碰到混凝土浇筑夜间施工等不利条件,施工质量更无法保证。现有找平技术无法保证底板一次成型,会造成导墙底部无混凝土堆积及不平整现象,需要后期修补,减少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期维护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长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装置及方法,使得底板一次成型,预防导墙底部无混凝土堆积及不平整现象的产生,避免后期修补,增加刮泥机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长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装置,包括多组水平设置的底板下层钢筋和设置在底板下层钢筋正上方的底板上层钢筋,托撑点焊于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上,竖直的托撑上端高出底板上层钢筋,托撑旁固定有一个竖直的短钢筋且托撑与短钢筋形成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有顶部与预浇筑的底板表面平齐的角铁轨道;预浇筑的底板四周设置有一圈导墙模板以及用于固定导墙模板的定位装置,还包括与角铁轨道配合的刮杠。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位装置包括导墙模板外侧的外木方以及导墙模板内侧的内木方,所述内木方底部高于预浇筑的底板表面30mm。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角铁轨道尺寸为25×25×3×4000mm,角铁轨道水平放置,其中一个直角边竖直朝上。
一种超长钢筋混凝土底板找平的施工方法,首先铺设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以及导墙钢筋并支护导墙模板,使用刮杠沿埋设的角铁轨道进行找平。
本发明施工方法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导墙模板支设
底板及导墙钢筋安装完成后,在预浇筑的底板四周支设导墙模板,导墙模板包括外侧的长导墙模板以及设置在长导墙模板内的间隔一个导墙厚度的短导墙模板,长导墙模板与短导墙模板顶部等高;
b、焊接托撑
铺设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并将托撑点焊于底板下层钢筋和底板上层钢筋上,托撑的顶端高于底板上层钢筋;
c、焊接短钢筋
将短钢筋竖直焊接在托撑上半部分,焊点位置设于底板上层钢筋高度处,托撑与短钢筋之间的距离与角铁轨道的单边厚度相配合;
d、安装找平用的轨道
将角铁轨道的一个单边插入托撑与短钢筋之间的缝隙中,短钢筋顶部接触角铁轨道的内侧单边平面,通过绑丝将每根角铁轨道两端与底板上层钢筋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30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