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4395.8 | 申请日: | 2019-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0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宋丽萍;赵国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3;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常州市西太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热硅胶片 新能源汽车 高导热硅胶片 碳纤维布 电池 离型膜 复合 高强度碳纤维 高导热性能 碎裂 导热系数 导热效果 方案基础 可弯折性 五层结构 高导热 贴附性 弯折 支撑 | ||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五层结构,从上往下依次为离型膜I、高导热硅胶片I、高导热碳纤维布、高导热硅胶片II和离型膜II,所述高导热硅胶片I和高导热硅胶片II的材料为硅胶浆料,其制备方法是:将三辊压延机的上、下放线轴分别放置所述离型膜I和离型膜II,中间放线轴放置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所述硅胶浆料一半在刮刀前面放料至所述离型膜II上,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位于所述离型膜II上方,所述硅胶浆料另一半在刮刀后面放料,所述硅胶浆料放置在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上面,所述离型膜I接触位于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上的硅胶浆料,通过压延辊控制复合导热硅胶片总厚度在0.8~1.2mm之间,以1m/min的速度在140℃烘箱中拉出后模切成型,即可得到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硅胶片I的厚度为0.3~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的厚度为0.1~0.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硅胶片II的厚度为0.3~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浆料包括硅凝胶A组分、硅凝胶B组分和导热粉体,所述导热粉体占比为94~95.5%,所述硅凝胶A组分和硅凝胶B组分占比为4.5%~6%,所述硅凝胶A组分、硅凝胶B组分和导热粉体的总占比为100%,所述硅凝胶A组分与所述硅凝胶B组分的比值为1:1~1:1.3。
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浆料的制作工艺为:先将所述硅凝胶A组分与粒径为70~100um的导热粉体加入双行星搅拌机中常温搅拌30min,然后加入粒径为25~35um的导热粉体继续搅拌30min,接着加入1/2的所述硅凝胶B组分和粒径为0.6~1.5um的导热粉体搅拌30min,最后加入剩下的1/2的所述硅凝胶B组分,常温搅拌40min后用压料机压出,获得硅胶浆料。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凝胶A组分含有乙烯基硅油和铂金催化剂,所述硅凝胶B组分含有乙烯基硅油和含氢硅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强度复合导热硅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碳纤维布采用硅氧烷处理剂喷涂或者浸渍后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3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