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4544.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何杰;刘发民;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44 | 分类号: | B66D1/44;B66D5/28;F15B13/02;F15B11/08;F15B21/08;E21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边晓红 |
地址: | 20161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卷扬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主油路、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浮动阀、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一主油路连接于第一油口和第三油口之间,第二主油路连接于第二油口和第四油口之间,浮动阀的一端连接于第一主油路,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连接于第四油口,且与第四油口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第四油口建立背压。该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中,在浮动状态下结束后,可通过辅助油路给第四油口建立背压,使主卷扬马达反转,向上拉紧钢丝绳,避免钢丝绳松弛而乱绳,进而避免钢丝绳磨损,大大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是一种适合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一般采用液压履带式伸缩底盘、自行起落可折叠钻桅、伸缩式钻杆、带有垂直自动检测调整、孔深数码显示等,整机操纵一般采用液压先导控制、负荷传感,具有操作轻便、舒适等特点。
旋转钻机在主卷扬浮动放绳或浮动钻进时,由于触地后或长时间钻进,惯性与钢丝绳的重量会使主卷扬钢丝绳松弛,长时间处于这种情况钢丝绳会出现乱绳,并导致钢丝绳磨损,降低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前面的叙述在于提供一般的背景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旋挖钻机及旋挖钻机控制方法,可避免旋挖钻机处于浮动状态时主卷扬钢丝绳松弛而导致的钢丝绳磨损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包括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主油路、第二主油路、辅助油路、浮动阀、第三油口和第四油口,所述第一主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油口和所述第三油口之间,所述第二主油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所述浮动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以打开或关闭以连通或断开所述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所述辅助油路连接于所述第四油口,且与所述第四油口连通或断开,并在连通时对所述第四油口建立背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油路包括换向阀、进油口和背压阀,所述换向阀设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第四油口之间,所述背压阀与所述换向阀并联于所述第四油口和所述进油口之间,所述换向阀连通或断开所述辅助油路与所述第四油口,所述背压阀用于在辅助油路上建立背压。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串联的第二单向阀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所述第三单向阀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主油路,所述辅助油路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设置为允许液压油从所述辅助油路流向所述第一主油路或所述第二主油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补油油路,所述补油油路接于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三单向阀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平衡阀,所述平衡阀设于所述第二主油路上,以连通或断开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四油口,所述平衡阀的控制油口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还包括选择阀和浮动解锁油路,所述选择阀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油路和所述第二主油路,并择一地与所述第一主油路和所述第二主油路连通,所述选择阀的出油口连接于所述浮动解锁油路,所述浮动解锁油路用于连接于主卷扬的制动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浮动解锁油路包括浮动解锁阀、减压阀和液动阀,所述减压阀连接于所述选择阀的出油口,所述液动阀设于所述减压阀和所述浮动解锁阀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包括上述旋挖钻机主卷扬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