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场景模型的建构系统及其建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4639.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冠文;李佳旻;陈昱达;黄翊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模型 建构 系统 及其 方法 | ||
一种场景模型的建构系统及其建构方法,其中场景模型的建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根据多个场景数据中的位置参数,将场景数据分类至多个位置分群。根据场景数据彼此间的场景相似度,将场景数据再分类于多个第一相似影像子分群及多个第二相似影像子分群中。分别根据第一相似影像子分群及第二相似影像子分群,建立第一相似影像子模型及第二相似影像子模型。将第一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第一位置模型,且将第二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第二位置模型。最后,将第一位置模型及第二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场景模型。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场景模型的建构系统及其建构方法,特别是能对多张场景模型分类,进而建立出立体模型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许多建构立体场景模型的方法,但都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运算,对于软件设备的要求皆极高,而很难普及到一般的使用者。此外,在搜集大量的场景数据(如:影像),以建构立体场景的方式中,每个场景数据之间亦可能因为使用的坐标参数不同,而存在有误差,难以加以整合。因此,需要一种较为有效率且可提升整合精确性的建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场景模型的建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根据多个场景数据的多个位置参数,将场景数据分类于多个位置分群。位置分群中的第一位置分群所包含的场景数据作为第一分群数据。位置分群中的第二位置分群所包含的场景数据作为多个第二分群数据。基于第一分群数据彼此间的场景相似度,将第一分群数据分类于多个第一相似影像子分群中,以作为多个第一子分群数据。基于第二位置分群数据彼此间的场景相似度,将第二分群数据分类于多个第二相似影像子分群中,以作为多个第二子分群数据。根据第一相似影像子分群建立多个第一相似影像子模型,且根据第二相似子影像分群建立多个第二相似影像子模型。将第一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第一位置模型,且将第二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第二位置模型。将第一位置模型及第二位置模型整合为场景模型。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场景模型的建构系统,包含多个终端装置及处理器。终端装置用以传送多个帧数据。处理器用以自终端装置接收帧数据,以取得多个场景数据。处理器用以根据场景数据中的多个位置参数,将场景数据分类于多个位置分群,再根据场景数据间的多个场景相似度,将位置分群分类为多个相似影像子分群。处理器还用以根据相似影像子分群建立多个相似影像子模型,再将相似影像子模型整合为多个位置模型,且将位置模型整合为场景模型。
据此,由于本公开内容利用了双层架构依序分类场景数据(位置、相似度),因此能有效缩减运算时间。同时,通过双层架构依序整合出立体模型时,亦能改善模型整合时可能产生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所示出的建构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所示出的场景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所示出的建构方法的运行方式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所示出的建构系统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中取得特征向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中的索引结构树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中的多个索引结构树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8A~图8B为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中位置模型的点云结构示意图。
图9A~图9C为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中相似影像子模型的点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 建构系统
110 服务器
111 处理器
112 存储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6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松紧固件垫圈及其防松紧固件组
- 下一篇:一种贴片机及编带切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