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5290.4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胡文娜;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11/00 | 分类号: | C21D11/00;C21D1/667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刘静怡 |
地址: | 23303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淬火设备 淬火池 淬火液 热液 固定轴 回水管 冷液箱 连通管 旋转杆 连通 隔板 被动锥齿轮 成品品质 淬火效果 固定设置 活动设置 主动齿轮 传动杆 中心处 锥齿轮 快冷 两组 慢冷 底座 研究 | ||
1.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包括淬火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的上方设置有淬火液箱(4),所述淬火液箱(4)的内腔中固定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6),所述隔板(5)的下方设置有固定轴(7),所述固定轴(7)固定设置在淬火液箱(4)的两端内壁之间,所述固定轴(7)上活动设置有两组旋转杆(8),所述旋转杆(8)上对称固定设置有接液槽(9),其中一组所述旋转杆(8)的中心处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10),所述固定轴(7)贯穿设置在主动齿轮(10)的中心处,所述主动齿轮(10)的齿牙活动啮合设置在链条(11)中,所述链条(11)中活动啮合设置有被动齿轮(12),所述被动齿轮(12)的中心处通过连接杆固定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3),所述主动锥齿轮(13)的下方活动啮合设置有被动锥齿轮(14),所述被动锥齿轮(14)的中心通过传动杆(15)固定连接有锥齿轮底座(16),所述锥齿轮底座(16)活动设置在淬火池(1)的底端,所述淬火液箱(4)靠近淬火池(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喷液管(18),所述淬火液箱(4)中设置有温度检测仪一(19),所述淬火液箱(4)的外壁上设置有PLC控制器(20);
所述淬火池(1)通过连通管一(21)连通于热液箱(22),所述热液箱(22)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片(23),所述热液箱(22)中设置有温度检测仪二(24)和液位计(25),所述热液箱(22)通过连通管二(26)连通于冷液箱(27),所述连通管二(26)上设置有电动阀门(28),所述冷液箱(27)中设置有温度检测仪三(29);
所述热液箱(22)通过回水管一(30)连通于淬火液箱(4)上,所述冷液箱(27)通过回水管二(31)连通于淬火液箱(4)上,所述回水管一(30)和回水管二(31)上均设置有流量计(32)和水泵(33);
所述PLC控制器(20)分别和温度检测仪一(19)、加热片(23)、温度检测仪二(24)、液位计(25)、电动阀门(28)、温度检测仪三(29)、流量计(32)和水泵(3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中固定设置有多个缓冲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池(1)底壁中固定设置有轴承底座(3),所述传动杆(15)远离被动锥齿轮(14)的一端活动设置在轴承底座(3)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液箱(4)的底壁上固定设置有圆环轴承(17),所述传动杆(15)贯穿设置在圆环轴承(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淬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一(30)和回水管二(31)与淬火液箱(4)的接口处均设置有过滤网(34)。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工件淬火设备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工件的加工特性,在PLC控制器(20)上提前设定好相关仪器的参数要求;
步骤二:将加热处理之后的工件倒入淬火池(1)中;
步骤三:水泵(33)带动冷液箱(27)中温度较低的淬火液经过回水管二(31)进入淬火液箱(4),再经由喷液管(18)流出,淬火液间接带动锥齿轮底座(16)旋转,使得其上放置的工件随之旋转,全面、迅速地对刚刚完成加热的高温工件进行冷却,实现“高温快冷”;
步骤四:第一次快速冷却使用的淬火液在淬火池(1)中累积,多余的部分逐渐由连通管一(21)进入热液箱(22);
步骤五:液位计(25)检测到热液箱(22)中的淬火液达到设定量时,热液箱(22)中温度较高的淬火液经回水管一(30)进入淬火液箱(4),此时,淬火液箱(4)中混合后的淬火液应达到PLC控制器(20)预先设定的第二次冷却温度,若温度较低,会停止冷液箱(27)的水泵(33)并启动热液箱(22)的加热片(23),若温度太高,会根据流量计(32)的参考合理增加冷液箱(27)的出液比例,直至达到设定温度的淬火液对工件进行第二次冷却,由于工件已经降温一次,而第二次淬火液温度又较高一些,因此淬火液和工件的温差缩小,冷却速度慢,从而实现“低温慢冷”;
步骤六:按照加工要求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五,直至完成淬火处理;
步骤七:取出完成淬火后的工件,进行回火或其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学院,未经蚌埠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52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