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1513.8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5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书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蓝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16 | 分类号: | G09B23/16 |
代理公司: | 33233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永强;张建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装置 支撑架 夹持部 连接杆 温度传感器 夹持单元 支架杆 试管 微处理器连接 高度调节部 角度调节部 微处理器 结构连接 实验对象 显示模块 整体搬运 支架底座 热辐射 夹持 搬运 储存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多个夹持单元,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架杆,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连接杆和用于夹持试管的夹持部,每个试管中均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架杆上,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部和水平及角度调节部。一个实验装置即可同时完成对多个实验对象的实验,不需要准备多个实验装置;使用一个整体的支撑架,能够通过支撑架整体搬运实验装置,具有搬运储存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实验教学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热辐射是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量传递的3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短波成分也愈多。热辐射的光谱是连续谱,波长覆盖范围理论上可从0直至∞,一般的热辐射主要靠波长较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传播。
太阳作为地球光热能的主要来源,位于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均能够吸收太阳辐射。
关于热辐射,在中小学的热辐射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到以下几个结论:
1、太阳辐射能够让物体温度上升,在光照度不变的情况下,物体温度的上升曲线接近于直线;
2、多个物体,在其余条件相同只有颜色不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热辐射吸收能力;
3、其余条件相同,角度不同的情况下,吸收热辐射的量不同。
目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装置将多个实验对象固定在目标位置及固定为预设角度以探究结论2和结论3,但是使用多个装置的方式存在实验不便,拆装、搬运麻烦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多个夹持单元,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架底座和支架杆,所述夹持单元包括连接杆和用于夹持试管的夹持部,每个试管中均具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于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夹持部的一端通过调节结构连接在所述支架杆上,所述调节结构包括高度调节部和水平及角度调节部。
在上述的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中,多个夹持部通过各自的连接杆从上至下依次连接在所述支架杆上;
且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具有U型槽和弧形槽的安装座,所述U 型槽与弧形槽的槽口朝向相互垂直。
在上述的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中,所述弧形槽位于所述U型槽的槽壁外部且背对所述U型槽,所述U型槽的槽壁外部一端位于所述弧形槽的下方延伸有延伸平面,所述延伸平面上具有与所述弧形槽相对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及U型槽远离所述弧形槽的槽壁上均开设有螺纹孔。
在上述的热辐射现象探究用实验装置中,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所述U型槽及第一调节螺杆,所述水平及角度调节部包括所述弧形槽及第二调节螺杆,所述安装座通过穿过U型槽上螺纹孔的第一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架杆上,所述连接杆通过穿过安装部上螺纹孔的第二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或者,所述水平及角度调节部包括所述U型槽及第一调节螺杆,所述高度调节部包括所述弧形槽及第二调节螺杆,所述安装座通过穿过安装部上螺纹孔的第二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支架杆上,所述连接杆通过穿过U型槽上螺纹孔的第一调节螺杆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并通过调节安装座在支架杆上的位置进行高度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蓝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蓝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1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