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培养基以及诱导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2053.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基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诱导 临床应用 分化 | ||
1.一种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基和第二培养基;
所述第一培养基包括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以下终浓度的组分:地塞米松1-1.2μmol/L,胰岛素5-8μmol/L,吲哚美辛5-6nmol/L,虾青素4-6μmol/L,二苯乙烯苷1-2μmol/L;
所述第二培养基包括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以下终浓度的组分:地塞米松1-1.2μmol/L,胰岛素4-6μmol/L,吲哚美辛5-6nmol/L,虾青素2-2.5μmol/L,二苯乙烯苷0.6-1.2μmol/L,黄芪甲苷4-8μmol/L,异鼠李素2-3μmol/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基包括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以下终浓度的组分:地塞米松1.1μmol/L,胰岛素6μmol/L,吲哚美辛5nmol/L,虾青素4.5μmol/L,二苯乙烯苷1.5μ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诱导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培养基包括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和以下终浓度的组分:地塞米松1.1μmol/L,胰岛素5μmol/L,吲哚美辛5nmol/L,虾青素2.4μmol/L,二苯乙烯苷0.8μmol/L,黄芪甲苷5μmol/L,异鼠李素2.5μmol/L。
4.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先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再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先在所述的第一培养基中培养5-7天,再在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中继续进行培养。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为第3-6代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接种至第一培养基中的接种密度为(1-2)×104个/cm2。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在37℃,5%体积的CO2条件下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脂诱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在所述的第一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每隔36-48h更换新鲜培养基,在所述的第二培养基中进行培养时,每隔18-24h更换新鲜培养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05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