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萘磺酰胺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3326.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尤启冬;姜正羽;刘雨亭;陆朦辰;邵红丽;赵静;徐晓莉;郭小可;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311/29 | 分类号: | C07C311/29;C07C303/40;C07D307/82;A61P25/28;A61P25/16;A61P29/00;A61P39/06;A61P11/00;A61P9/10;A61P3/10;A61P13/12;A61P1/00;A61P19/02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超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萘磺酰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萘磺酰胺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化学结构如通式Ⅰ、Ⅱ、Ⅲ、Ⅳ、Ⅴ或Ⅵ所示:
其中,通式Ⅰ或Ⅱ中,取代基R为:
其中,通式Ⅲ或Ⅳ中,取代基R为:
其中,通式Ⅴ或Ⅵ中,取代基R为: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中通式Ⅰ或Ⅱ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以1-硝基萘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得到化合物18,再与Tf2O反应得到具有易离去基团化合物19,化合物19与(S)-氨基丁酸甲酯经Buchwald-Hartwig C-N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20,中间体20在Pd/C和H2作用下还原硝基得到中间体21,中间体21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得到中间体22;中间体22与取代溴化苄在K2CO3和NaI作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23;中间体23用三氟乙酸脱Boc后得到中间体24,中间体24与4-甲氧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25;中间体25在K2CO3作用下与溴乙酸甲酯反应得到化合物26,化合物26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Ⅱ双酸化合物,或中间体25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Ⅰ单酸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中通式Ⅲ或Ⅳ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以1-硝基萘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得到化合物18,再与Tf2O反应得到具有易离去基团化合物19,化合物19与(S)-氨基丁酸甲酯经Buchwald-Hartwig C-N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20,中间体20在Pd/C和H2作用下还原硝基得到中间体21,中间体21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得到中间体22;中间体22与溴丙炔在K2CO3和NaI作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35;中间体35用三氟乙酸脱Boc后得到中间体36,中间体36与不同取代基的苯磺酰氯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7;中间体37在K2CO3作用下与溴乙酸甲酯反应得到化合物38,化合物38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Ⅳ双酸化合物,或中间体37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Ⅲ单酸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中通式Ⅴ或Ⅵ所示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以1-硝基萘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得到化合物18,再与Tf2O反应得到具有易离去基团化合物19,化合物19与(S)-氨基丁酸甲酯经Buchwald-Hartwig C-N偶联反应得到中间体20,中间体20在Pd/C和H2作用下还原硝基得到中间体21,中间体21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反应得到中间体22;中间体22与溴丙炔在K2CO3和NaI作用下反应得到中间体35;中间体35用三氟乙酸脱Boc后得到中间体36,中间体36与不同取代基的4-甲氧基苯磺酰氯反应得到关键中间体39;中间体39在K2CO3作用下与溴乙酸甲酯反应得到化合物40,化合物40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Ⅵ双酸化合物,或中间体39在LiOH的作用下脱甲酯得到通式Ⅴ单酸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
5.权利要求1所述萘磺酰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Keap1-Nrf2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抑制剂的用途。
6.权利要求1所述萘磺酰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氧化应激状态下提高抗氧化能力的药物的用途。
7.权利要求1所述萘磺酰胺类化合物用于制备治疗或缓解疾病的炎症的药物的用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疾病为炎性疾病或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肠部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33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