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防撞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6198.8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朱杰威;徐白;杨梦娜;吉起旺;薛波;顾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9/38 | 分类号: | B60R19/38;B60Q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张宁馨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汽车 防撞杆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防撞杆,包括:直杆状的机架,一侧上设置有吸附组件,另一侧设置有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直杆状的滑动杆,一端与机架垂直连接,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块,滑块穿过滑动杆并在其上自由滑动;伸缩件穿过滑动杆并在其上自由滑动,伸缩件一端固定连接滑块,另一端通过弹性组件与碰撞触发件连接,碰撞触发件内部设置有与弹性组件形变方向平行的通道和放置报警装置的中空腔体;导电块固定件一端与伸缩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碰撞触发件内部的通道并设置有与通道内报警装置导电触发块对应的导电触发块;主动连架杆在电机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呈圆周运动,可以有效减少汽车盲点,保护汽车,减少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撞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防撞杆。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车辆已经成为寻常百姓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一般而言,车辆的内部配置与车辆售价成正比,价格较高的车辆通常配备倒车雷达甚至倒车影像,而对于价格较低的车辆而言,则少有安全防碰撞方面的技术配置。低价车辆的安全防碰撞性能没有得到保障,新手驾驶人员在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和通过狭小区域等情况下由于不知晓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状况容易造成刮擦等汽车损伤,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现有市场上提供的防撞配置价格高,不够便携,没有实现在保证车辆原本外观的基础上通过简单有效装置的自由拆卸安装以达到防碰撞的效果,同时考虑到不同型号和款式的车辆盲区不一样,实现同一装置可以通过简单的伸缩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以及不同的场景符合市场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使驾驶人员在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和通过狭小区域等情况下避免由于不知晓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状况而造成的刮擦等汽车损伤,减少安全隐患,同时实现同一装置可以通过简单的伸缩调节从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车辆以及不同的场景。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防撞杆。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汽车防撞杆,包括:调节伸缩部和防撞预警部;
所述调节伸缩部包括:直杆状的机架,所述机架杆面一侧上设置有被配置于与车体连接的吸附组件,杆面另一侧设置有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所述主动连架杆一端与所述机架通过电机驱动结构连接,所述从动连架杆一端与所述机架通过从动支撑结构连接,所述从动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电机驱动结构下方,所述主动连架杆另一端与所述从动连架杆另一端通过连杆活动连接;
所示防撞预警部包括:直杆状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设置在所述主动连架杆和所述从动连架杆一侧并在一端与所述机架垂直连接,所述滑动杆设置在所述从动支撑结构下方,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穿过所述滑动杆并在其上自由滑动,所述连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穿过所述滑块中心;
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机架的一侧设置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穿过所述滑动杆并在其上自由滑动,所述伸缩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通过弹性组件与碰撞触发件连接,所述碰撞触发件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弹性组件形变方向平行的通道和放置报警装置的中空腔体;导电块固定件一端与所述伸缩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碰撞触发件内部的通道并设置有与通道内报警装置导电触发块对应的导电触发块;
所述主动连架杆与所述连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从动连架杆与所述连杆通过铰链连接,所述滑块中心与所述连杆始终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主动连架杆在所述电机驱动结构的作用下呈圆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驱动结构和所述从动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机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锥齿轮,所述主动连架杆固定连接在所述锥齿轮上。
进一步地,当所述主动连架杆转动到与所述从动连架杆不平行的时候,所述主动连架杆和所述从动连架杆构成的平面与所述机架和所述滑动杆构成的平面平行,两个平面隔空相对,使得主动连架杆和从动连架杆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与机架干涉的情况,实现了调节装置的流畅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61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手持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