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77087.9 申请日: 2019-07-25
公开(公告)号: CN112273659A 公开(公告)日: 2021-01-29
发明(设计)人: 周煊宇 申请(专利权)人: 周煊宇
主分类号: A23L33/20 分类号: A23L33/2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代餐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代餐粉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五谷类:39%、果蔬根茎类:10.5%、菌藻类:3%、种籽类:10%、药食同源:12%、益生元和膳食纤维:20.5%和营养素: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五谷类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燕麦:15-20%、藜麦:2-5%、黑豆:3-4%、黑米:2-5%、黄豆:2-5%、红豆:2-7%、赤小豆:1-3%、白芸豆:10-15%、糙米:1-5%、小黄米:2-3%、苦荞:4-7%、紫米:5-8%、糯米:6-8%、薏米:5-6%、豌豆:2-5%、白扁豆:2-6%、花生:3-5%、余量为黑芝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蔬根茎类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红枣:14-16%、紫薯:8-10%、山药:17-20%、黄精:1-4%、山楂:1-3%、胡萝卜:12-16%、草莓:3-7%、苹果:6-10%、樱桃:2-4%、火龙果:1-3%、黑莓:1-3%、龙眼:1-4%、蓝莓:2-5%、罗汉果:2-3%、槐花:1-2%、桑葚:3-7%、桂花:1-3%、绿茶:5-6%、苦瓜:4-6%、秋葵:2-5%、余量为橄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藻类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黑木耳:10-16%、猴头菇:15-17%、银耳:18-20%、香菇:5-8%、金针菇:11-15%、草菇:9-14%、紫菜:17-23%、余量为海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籽类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奇亚籽:2-5%、胡萝卜籽:6-8%、雪里蕻籽:2-4%、葡萄籽:3-6%、石榴籽:3-5%、菠菜籽:4-5%、苋菜籽:4-6%、亚麻籽:1-3%、紫苏籽:3-5%、苦苣籽:3-5%、郁李仁:2-4%、丝瓜籽:1-3%、碧根果:3-6%、腰果:5-7%、益智仁:5-8%、山核桃仁:12-15%、榛子仁:6-8%、巴旦木:6-9%、松子仁:2-5%、余量为板栗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药食同源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山药:2-5%、黄精:2-5%、决明子:4-6%、莲子:6-9%、姜黄:1-3%、枸杞:10-15%、金银花:4-7%、芡实:1-3%、葛根:2-5%、菊花:2-6%、胖大海:6-8%、沙棘:2-6%、百合:2-4%、桑葚:2-5%、银杏:3-5%、蒲公英:4-6%、酸枣仁:3-5%、小蓟:2-4%、辣木叶:3-6%、干姜:2-5%、淡竹叶:2-6%、荷叶:2-7%、松花粉:1-2%、代代花:2-5%、绿茶:4-6%、余量为甜叶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麦芽糊精:17-25%、抗性糊精:16-20%、魔芋粉:14-20%、麦芽糖醇:33-37%、余量为圆苞车前子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代餐粉,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素包括以下质量配比的原料:大豆低聚肽:20-25%、富硒小麦粉:15-20%、小麦纤维素:25-30%、极大螺旋藻:12-16%、瓜拉纳提取物:12-14%、余量为燕窝。

9.一种代餐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烘干:首先对五谷类原料:燕麦、藜麦、黑豆、黑米、黄豆、红豆、赤小豆、白芸豆、糙米、小黄米、苦荞、紫米、糯米、薏米、豌豆、白扁豆、花生和黑芝麻,菌藻类原料:黑木耳、猴头菇、银耳、香菇、金针菇、草菇、紫菜和海带,种籽类原料:奇亚籽、胡萝卜籽、雪里蕻籽、葡萄籽、石榴籽、菠菜籽、苋菜籽、亚麻籽、紫苏籽、苦苣籽、郁李仁、丝瓜籽、碧根果、腰果、益智仁、山核桃仁、榛子仁、巴旦木、松子仁和板栗仁,药食同源原料:山药、黄精、决明子、莲子、姜黄、枸杞、金银花、芡实、葛根、菊花、胖大海、沙棘、百合、桑葚、银杏、蒲公英、酸枣仁、小蓟、辣木叶、干姜、淡竹叶、荷叶、松花粉、代代花、绿茶和甜叶菊分别进行100℃蒸煮30分钟,然后进行烘干,烘干采用35-60℃热风进行烘干,烘干至各原料组份的湿度为5-8%即可;

S2、五谷类颗粒原料制备:按照燕麦:15-20%、藜麦:2-5%、黑豆:3-4%、黑米:2-5%、黄豆:2-5%、红豆:2-7%、赤小豆:1-3%、白芸豆:10-15%、糙米:1-5%、小黄米:2-3%、苦荞:4-7%、紫米:5-8%、糯米:6-8%、薏米:5-6%、豌豆:2-5%、白扁豆:2-6%、花生:3-5%、余量为黑芝麻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S1中烘干后的原料,并对称取后的原料进行混合研磨,制得粒径为300-400目的五谷类颗粒原料;

S3、果蔬根茎类浆料原料制备:按照红枣:14-16%、紫薯:8-10%、山药:17-20%、黄精:1-4%、山楂:1-3%、胡萝卜:12-16%、草莓:3-7%、苹果:6-10%、樱桃:2-4%、火龙果:1-3%、黑莓:1-3%、龙眼:1-4%、蓝莓:2-5%、罗汉果:2-3%、槐花:1-2%、桑葚:3-7%、桂花:1-3%、绿茶:5-6%、苦瓜:4-6%、秋葵:2-5%、余量为橄榄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原料,并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进行研磨制成浆料,并使用酒精对浆料进行萃取,萃取时间15-60分钟,然后对浆料通入50-60℃温度热气体进行加热,使得浆料浓缩而制得含水量10-20%的果蔬根茎类浆料原料;

S4、菌藻类颗粒原料制备:按照黑木耳:10-16%、猴头菇:15-17%、银耳:18-20%、香菇:5-8%、金针菇:11-15%、草菇:9-14%、紫菜:17-23%、余量为海带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S1中烘干后的原料,并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进行研磨制成粒径为300-400目的菌藻类颗粒原料;

S5、种籽类颗粒原料制备:按照奇亚籽:2-5%、胡萝卜籽:6-8%、雪里蕻籽:2-4%、葡萄籽:3-6%、石榴籽:3-5%、菠菜籽:4-5%、苋菜籽:4-6%、亚麻籽:1-3%、紫苏籽:3-5%、苦苣籽:3-5%、郁李仁:2-4%、丝瓜籽:1-3%、碧根果:3-6%、腰果:5-7%、益智仁:5-8%、山核桃仁:12-15%、榛子仁:6-8%、巴旦木:6-9%、松子仁:2-5%、余量为板栗仁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S1中烘干后的原料,并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进行研磨制成粒径为300-400目的种籽类颗粒原料;

S6、药食同源颗粒原料制备:按照山药:2-5%、黄精:2-5%、决明子:4-6%、莲子:6-9%、姜黄:1-3%、枸杞:10-15%、金银花:4-7%、芡实:1-3%、葛根:2-5%、菊花:2-6%、胖大海:6-8%、沙棘:2-6%、百合:2-4%、桑葚:2-5%、银杏:3-5%、蒲公英:4-6%、酸枣仁:3-5%、小蓟:2-4%、辣木叶:3-6%、干姜:2-5%、淡竹叶:2-6%、荷叶:2-7%、松花粉:1-2%、代代花:2-5%、绿茶:4-6%、余量为甜叶菊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S1中烘干后的原料,并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进行研磨制成粒径为300-400目的药食同源颗粒原料;

S7、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原料制备:按照麦芽糊精:17-25%、抗性糊精:16-20%、魔芋粉:14-20%、麦芽糖醇:33-37%、余量为圆苞车前子壳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原料,并将称取的原料混合后在20-25℃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25-40分钟,制得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原料;

S8、营养素原料制备:按照大豆低聚肽:20-25%、富硒小麦粉:15-20%、小麦纤维素:25-30%、极大螺旋藻:12-16%、瓜拉纳提取物:12-14%、余量为燕窝的质量比例进行称取原料,称取后的原料在18-20℃环境下进行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20-30分钟,制得营养素原料;

S9、多原料混合搅拌:按照五谷类颗粒原料39%、果蔬根茎类浆料原料10.5%、菌藻类颗粒原料3%、种籽类颗粒原料10%、药食同源颗粒原料12%、益生元和膳食纤维原料20.5%、营养素原料5%的质量比例对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在10-20℃环境下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0-70分钟,搅拌完成后制得代餐粉,然后进行密封包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煊宇,未经周煊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08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