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人识别方法、系统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7905.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帅;吕晓江;庹强;张海洋;周大永;顾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931 | 分类号: | G01S13/931;G01S13/7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人 识别 方法 系统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行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行人识别方法、系统及汽车。所述方法包括发射探测信号;基于所述探测信号确定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设置于行人身上的探测信号接收器,其中,预设范围为所述探测信号发射的范围;若确定预设范围内存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的标签,计算当前汽车与所述标签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当前汽车与所述标签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标签所对应行人的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行人识别准确率低以及识别亦受天气、遮挡物等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行人识别方法、系统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量普及。汽车的普及带来快捷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行车安全问题。汽车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行人保护方面,总的来说有被动安全装置和主动安全装置。
主动安全,如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e),实现了在传感器检测到有碰撞危险时,提前进行预警,并辅助驾驶员施加足够的制动,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任何制动措施,则还可以自动进行紧急制动,从而避免碰撞或减少碰撞速度。
被动安全,最常见的保护装置即汽车前后保险杠。一般的保险杠总成由三部分组成,外壳、缓冲材料和横梁。缓冲材料位于外壳和横梁之间,缓冲车辆的低速碰撞(一般不高于4km/h),保护车辆和行人;其次保险杠气囊装置,在识别到行人或行人与汽车发生碰撞时展开,以保护行人的下肢、胯部和肋骨等部位;弹起式机罩,当汽车检测到前方有行人且不可避免的与汽车相碰,碰撞速度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汽车机罩则会以机罩前方为轴线向上抬起,增大机罩下侧的缓冲空间,在行人头部和胸部砸到机罩上时最大化的减少碰撞伤害。
但是,不论是主动安装装置如AEB等,还是被动安全装置如前保险杠气囊和弹起式机罩等,都是需要准确识别行人,目前的行人识别技术利用前方车载摄像头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的,其能够识别人、骑行人员等复杂目标。然而AEB对于行人、骑行人员的识别,需要一些基本特征,从而和标准模板库进行匹配,从而判断前方障碍物是否为有效目标。同时利用摄像头基于图像识别行人时,按照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在光亮丰富的白天可以很好的识别行人,但是在光亮不足的雨天或者夜晚,就会出现行人识别性能低下的问题。
对于弱势道路使用者,如行人、两轮车骑行者、三轮车骑行者等,若目标不明确,将会给弱势道路使用者的识别带来困扰,加大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进一步保护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有必要提供一种行人识别方法,有针对性的识别弱势道路使用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行人识别准确率低以及识别亦受天气、遮挡物等外界因素影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人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射探测信号;
基于所述探测信号确定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的标签,所述标签包括设置于行人身上的探测信号接收器,其中,预设范围为所述探测信号发射的范围;
若确定预设范围内存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的标签,计算当前汽车与所述标签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当前汽车与所述标签之间的距离确定所述标签所对应行人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探测信号确定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预置的标签包括:
监测信号阅读器是否接收到所述探测信号的回波信号;
若接收到回波信号,则确定预设范围内存在接收所述探测信号的标签。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所述当前汽车与所述标签之间的距离包括:
获取探测信号的发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9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