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陈皮祁红砖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8179.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谷丽华;刘亚芹;周汉琛;王烨军;谷月钦;屈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祁红谷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敏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陈皮 砖茶 祁门红茶 拼配 制备 压制 功效发挥 化痰止咳 温经通络 茶产品 降血压 红茶 柑桔 小砖 制作 携带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陈皮祁红砖茶及其制作方法,是采用陈皮和祁红拼配压制而成的小砖型茶产品,主要以徽州柑桔和祁门红茶为原料,通过制备陈皮和祁门红茶,并对二者进行拼配压制得到本产品。本发明制备的陈皮祁红砖茶,使祁红和陈皮的品质功效发挥完全,不仅具有祁红甜香浓郁、鲜甜高醇,而且兼具陈皮的温经通络、化痰止咳、降血压等功效,同时砖型的设计更方便于日常携带和保存,是一款集口感纯正、保健、方便等多种优势为一体的红茶新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陈皮祁红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徽州盛产柑橘,其果肉食用后,果皮多数不加利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陈皮是由橘皮经干燥处理存放一定时间后制成的,性温,味辛、味苦,在中医上归入脾经、胃经、肺经,其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适宜脾胃气滞、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
祁门红茶是以祁门槠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属全发酵茶,具有极佳的保健与品饮价值,其以香高芬芳、馥郁持久“似花似蜜”、滋味浓醇鲜爽、茶汤红艳明亮等品质特点受到国内外的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除了对红茶品饮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外,还对其保健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因而就需要新的生产工艺开发制造出优质的红茶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陈皮红茶通常以陈皮与红茶混合,共同冲泡,使其功效得以相互结合,但是由于陈皮与红茶混合不均匀,口感味道不佳,功效减弱,同时,混合散茶易碎不易携带,紧压茶是以茶为原料蒸压成砖型或团型的压制茶,具有形整易于携带等特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口感好且方便携带的紧压小砖型陈皮祁红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陈皮与祁门红茶混合制成的易于携带并且便于保存的陈皮祁红砖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陈皮祁红砖茶,包括祁门红茶和陈皮,所述祁门红茶与所述陈皮的质量比为(8~10):1。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祁门红茶与陈皮的比例是基于口感和保健功效的双重价值确定的,由于陈皮在泡制过程中难于浸出,因此导致浸出成分较少,若陈皮含量少于上述限定值,保健物质会相对较少,同时陈皮苦涩味重,如果含量过高,品饮口感会变差,上述比例可以使得砖茶口感最佳。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陈皮祁红砖茶中,所述祁门红茶的含水量为15-20%。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祁门红茶20%的含水量主要是为配合后续压制步骤确定,低含水量过低在压制回软过程中,茶不易回软,蒸茶和回软时间都要延长,不利制作;相反若含水量高,蒸茶完成后压制,其砖茶内部含水量过高,不利于干燥,同时容易造成闷茶,对茶品质产生影响。
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陈皮祁红砖茶中,所述陈皮的粒径为1.70~4.7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若陈皮粒径过大不利于砖茶压制成形,粒径过小在砖茶冲泡品饮中不易于饮用,影响口感。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陈皮祁红砖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祁门红茶与陈皮拼配混匀得到坯料,所述坯料通过水蒸气蒸湿20~30s至蒸软,手握成团,松后缓慢散开,无刺手感。
若蒸湿时间过长,含水量易高,高含水率砖茶不易干燥,同时高温湿高含水量砖茶易产生热量散不出,造成砖茶内部闷茶,导致品饮香气低闷不扬,滋味不醇;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坯料放入砖型模具中压制成型得到茶饼,所述茶饼冷却后进行低温干燥至含水量低于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祁红谷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黄山祁红谷茶业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1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清热泻火茶叶配方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普洱茶膏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