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烷基胺取代的斑蝥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8680.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9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涛;何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柏强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18 | 分类号: | C07D491/18;A61P35/00;A61P31/12;A61K31/454;A61K31/407;A23L33/00;A23L33/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取代 斑蝥素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药物 组合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烷基胺取代的斑蝥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肿瘤、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和在制备功能食品中的应用,涉及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斑蝥素衍生物可制备成各种形式的药物制剂,包括口服、注射、肺吸入制剂、透皮制剂,具体包括注射剂、口服液、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贴剂等。本发明的斑蝥素衍生物在应用中具有较低的肾毒性和胃肠道反应,且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和病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烷基胺取代的斑蝥素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其为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以及它们在制备防治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和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斑蝥素(1,2-二甲基-3,6-氧代环己烷-1,2-邻二甲酸酐, 1,2-Dimethyl-3,6-epoxycyclohexane-1,2-dicarboxylic anhydride)是从昆虫纲动物斑蝥体液中分离得到具有亲酯性的萜类化合物。在室温下斑蝥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状固体。医学上斑蝥素外用具有皮肤止痒、改善局部神经营养及刺激毛根,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已经被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病(痔疮、溃疡、寻常疣和软疣等)。同时临床研究显示斑蝥素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PP1和PP2A的抑制剂,可导致多种细胞效应,如DNA损伤,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等,因此能够显著的抑制肝癌,胰腺癌,结肠癌,肺癌,黑色素瘤和膀胱癌细胞的生长。然而斑蝥素严重的肾毒性限制了其作为小分子药物的应用。虽然在近几十年里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生理和生化研究,希望找到由斑蝥素引起的生长抑制及细胞死亡的原因,但是其主要的作用和通路分子机制仍然还不清楚。
近年来,人们将斑蝥素的多种衍生物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剂进行了深入研究,如申请号为14/504,564的美国专利公开了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申请号为10/703,336的美国专利公开了改进的斑蝥酸酐衍生物在抗肿瘤中的应用;申请号为CN201610451738.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去甲斑蝥素单酸单酯衍生物及其抗肿瘤应用。
临床上,这些衍生物具有与斑蝥素一样可引起细胞生长抑制活性的能力,然而也具有强抑制的肾毒性和肠胃毒性。斑蝥酸代表了最早商业化的斑蝥素抗肿瘤剂。但是,这些化合物也受限于它们对正常细胞的毒性,阻止了其作为有效的抗癌药物或化学疗法用于癌症的治疗。
同时,在申请号为CN01140066.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斑蝥酸酐的药物组合物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在申请号为CN200710087156.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去甲斑蝥素及其衍生物在预防和治疗艾滋病中的新用途,然而,仍然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肾毒性和肠胃毒性,而限制了其使用。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其他新的斑蝥素衍生物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化合物烷基胺取代的斑蝥素衍生物为有效成分的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及其此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肿瘤、抗病毒药物和制备抗肿瘤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斑蝥素衍生物,具有以下式(I)所示的结构通式:
(I)
其中,X和Y分别选自:氮,氧,碳,羰基;
R1选自:C1-12烷基,含氧、硫和氮取代的C1-12烷基,C1-12烷基取代的芳基,C1-12烷基取代的芳香杂环基。
优选的,式(I)中的斑蝥素衍生物,其中,X优选为氮;Y优选为羰基。
更优选的方案中,上述斑蝥素衍生物为化合物11、化合物12、化合物21、化合物22、化合物23、化合物24、化合物25、化合物26、化合物27、化合物28,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柏强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柏强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金桥药业有限公司;贵州神奇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86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