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9427.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6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罗竹辉;郭福林;周常荣;周熙盛;贺才春;程海涛;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5/00 | 分类号: | B60K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仪表 自动 调节 机构 方法 | ||
1.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包括与车体连接的基座(1)和连接件(4),仪表台(2)和方向盘(3)分别装在连接件(4)上,连接件(4)与基座(1)可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带动连接件(4)相对于基座(1)运动的电动调节装置(5)和用于限制连接件(4)相对于基座(1)运动且可弹性伸缩的锁定装置(6),所述的锁定装置(6)将连接件(4)弹性压紧在基座(1)上并通过弹性回缩消除连接件(4)对基座(1)的压紧,电动调节装置(5)和锁定装置(6)均由控制器统一协调控制;
所述的电动调节装置(5)包括可自动上下伸缩的上推杆组件(51)和平行设置于上推杆组件(51)下方且可自动上下伸缩的下推杆组件(52),上推杆组件(51)和下推杆组件(52)的下端分别固定在基座(1)上,上推杆组件(51)上端与连接件(4)可活动连接,下推杆组件(52)上端与连接件(4)铰接;
所述的上推杆组件(51)包括两个上电动推杆(51.1)和连接两个上电动推杆(51.1)且与上电动推杆(51.1)垂直的上轴(51.2),下推杆组件(52)包括两个与上电动推杆(51.1)平行的下电动推杆(52.1)和连接两个下电动推杆(52.1)且与上轴(51.2)平行的下轴(52.2),上电动推杆(51.1)和下电动推杆(52.1)分别以方向盘(3)所在位置为中心左右对称分布,上电动推杆(51.1)的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上轴(51.2)连接两个上电动推杆(51.1)的上端且与连接件(4)可活动连接,下电动推杆(52.1)的下端固定在基座(1)上,下轴(52.2)连接两个下电动推杆(52.1)的上端且与连接件(4)铰接,上电动推杆(51.1)和下电动推杆(52.1)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轴(51.2)的端部贯穿连接件(4)与上电动推杆(51.1)上端固定,连接件(4)供贯穿上轴(51.2)的孔为长度方向垂直于上轴(51.2)的条形通孔(41),下轴(52.2)通过轴承(42)与连接件(4)可转动连接,下轴(52.2)与轴承(42)内圈过盈配装,轴承(42)外圈与连接件(4)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6)包括套装在上轴(51.2)上且可沿轴向弹性伸缩的上锁定组件(61)和平行安装于上锁定组件(61)下方且可沿轴向弹性伸缩的下锁定组件(62),下锁定组件(62)位于下轴(52.2)的正下方,连接件(4)通过上锁定组件(61)和下锁定组件(62)沿轴向的弹性力压紧在基座(1)上,并通过上锁定组件(61)和下锁定组件(62)的弹性回缩松开对基座(1)的压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1)上固定有锁紧安装轴(11),锁紧安装轴(11)平行设置于下轴(52.2)的正下方,下锁定组件(62)套装在锁紧安装轴(11)上,锁紧安装轴(11)的端部贯穿连接件(4)且固定在基座(1)上;
所述的上锁定组件(61)为套装在上轴(51.2)上的锁紧气缸,连接件(4)上部和基座(1)上部从内到外叠装于上锁定组件(61)端部外侧,上锁定组件(61)沿轴向向连接件(4)上部施加压力,将连接件(4)压紧在基座(1)上,下锁定组件(62)为套装在锁紧安装轴(11)上的锁紧气缸,连接件(4)下部和基座(1)下部从内到外叠装于下锁定组件(62)端部外侧,下锁定组件(62)沿轴向向连接件(4)下部施加压力,将连接件(4)压紧在基座(1)上,上锁定组件(61)和下锁定组件(62)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仪表台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锁定组件(61)包括套装在上轴(51.2)上的缸体(7)、沿轴向装在缸体(7)内且呈T字型的活塞杆(8)、装在缸体(7)一端且呈T字型的缸体端盖(9)和沿轴向压缩在活塞杆(8)和缸体端盖(9)之间的弹簧(10),活塞杆(8)一端从缸体(7)中伸出将连接件(4)压紧在基座(1)上,缸体(7)上开有用于进气的进气口(71),通过进气口(71)导入气体推动活塞杆(8)向内运动,消除对连接件(4)的压紧,并进一步压缩弹簧(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942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