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189.8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袁维进;成洪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续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4 | 分类号: | B28D5/04;B28D7/00;B28D7/04;B65H54/02;B65H49/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王峰 |
地址: | 225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硅片 生产 制造 金刚 二次 利用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包括收线辊和放线辊,收线辊上卷绕有多圈使用过的旧金刚线,收线辊上的金刚线向外延伸后依次绕过左侧导向轮组、两个螺纹辊和右侧导向轮组后收回卷绕在放线辊上;金刚线沿着两侧的螺纹槽螺旋卷绕在两螺纹辊上,形成线网;所述收线辊包括收线轮和储线段,收线辊收线轮和储线段之间经环形分隔带隔开,收线辊储线段的轴向长度大于收线轮的轴向长度,所述放线辊包括放线轮和储线段,放线辊放线轮和储线段之间经环形分隔带隔开,放线辊储线段的轴向长度大于放线轮的轴向长度,所述放线轮和收线轮相对设置;所述螺纹辊上方设有可升降的晶托,晶托上固定有晶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线辊送线:收线辊和放线辊反向转动,收线辊储线段向放线轮放线,使得放线轮上卷绕X公里的金刚线;
(2)放线轮送线:放线辊和收线辊转动,放线轮向收线轮放线,使得收线轮上卷绕Y公里的金刚线;
(3)收线轮进线切割:收线辊和放线辊再反向转动,收线轮向放线轮放出Z公里的金刚线,与此同时晶托下降,使得晶棒朝着线网下压,直至晶棒被线网切割成若干片,此时放线轮上线量为(X-Y+Z)公里,收线轮上线量为(Y-Z)公里;晶棒的下降移动速度为1.57~1.63mm/min,收线轮向放线轮放出Z公里的金刚线的过程中,采用分150个循环一进一回的方式进线;
(4)收线轮和放线轮回线:晶托上升,带动晶棒与线网分开,放线辊和收线辊转动,放线轮向收线轮放线,使得放线轮上(X-Y+Z)公里的金刚线全部回收卷绕到收线轮上,放线轮上线量变为0;收线轮再向放线辊储线段放线,使得收线轮上X公里的金刚线全部回收卷绕到放线辊储线段上,收线轮上线量变为0;
(5)放线辊储线段返线:放线辊和收线辊转动,放线辊储线段向收线辊储线段放出L公里的金刚线;
布置在所述收线辊和放线辊之间的金刚线的张力为9.45~9.55N,放线辊或收线辊上的金刚线放出后以3.94~4.06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当金刚线的移动速度达到22.6~23.4m/s时,金刚线保持匀速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开始之前,收线辊储线段卷绕有50、70或100公里的旧金刚线,两个螺纹辊之间的线网包含的金刚线长度为3.5公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完成后,在晶托上重新固定安装新的待切割晶棒,再次循环进行步骤(1)、(2)、(3)(4)和(5),直至收线辊储线段上的金刚线用完。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X=8,Y=7.5,Z=6.5,L=1;所述晶棒在切割方向上的尺寸为157.5~158mm,晶棒与线网接触后,晶棒下降移动的行程为16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导向轮组依次包括导向轮一、导向轮二和导向轮三,导向轮二和导向轮三的轮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右侧导向轮组依次包括导向轮四、导向轮五和导向轮六,导向轮四和导向轮五的轮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导向轮一和导向轮六的轮轴上均转动连接有排线摆臂,排线摆臂的端部设有排线轮,两排线摆臂分别与放线辊、收线辊相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硅片生产制造的金刚线二次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辊和收线辊的轴线互相平行,两个螺纹辊的轴线相平行,螺纹辊的轴线和放线辊的轴线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续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续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18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晶圆减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效单晶硅片切割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