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261.7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1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安德晋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3 | 分类号: | C22C1/03;C22C9/01;B22C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邓澄宇 |
地址: | 34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铜合金 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铝9.5‑10.5%;铁4.5‑6.5%;镍5.5‑7.5%;钴0.1‑0.15%;钼0.04‑0.06%;锶0.02‑0.04%;铪0.1‑0.3%;铬0.06‑0.08%;余量为铜;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制备铝、铁、镍、钴、钼、锶、铪和铜的中间合金,首先将铝、铁、镍、钴、钼、锶和铪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到铜溶液中;本发明通过在纯铜溶液中添加铝、铁、镍、钴、钼、锶、铪和铜的中间合金,从而完成了对高强度铜合金线材的制备,具备了强度高、抗氧化性能强、抗拉升性能优异和导电性能好的优点,同时解决了现有的铜合金普遍存在强度低下,抗拉伸效果差的缺陷,给众多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造成了极大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铜合金机械性能优异,电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数青铜和黄铜,此外,铜也是耐用的金属,可以多次回收而无损其机械性能。
铜合金材质的性能受合金金属的属性所影响,因此现有的铜合金普遍存在强度低下,抗拉伸效果差的缺陷,给众多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造成了极大的麻烦,因此发明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具备强度高和抗拉伸性能优异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铜合金普遍存在强度低下,抗拉伸效果差的缺陷,给众多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造成了极大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由如下重量份数配比的材料制成:铝9.5-10.5%;铁4.5-6.5%;镍5.5-7.5%;钴0.1-0.15%;钼0.04-0.06%;锶0.02-0.04%;铪0.1-0.3%;铬0.06-0.08%;余量为铜。
优选的,一种高强度铜合金线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制备铝、铁、镍、钴、钼、锶、铪和铜的中间合金,首先将铝、铁、镍、钴、钼、锶和铪以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到铜溶液中,并且铜与铝、铁、镍、钴、钼、锶和铪质量之和的比例为4:7,然后反复熔炼5-7次制备得到铝、铁、镍、钴、钼、锶、铪和铜的中间合金;
步骤二: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高强度铜合金线材,首先将纯铜放置在石墨坩埚中,并且调节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功率,使其温度上升,然后进行精炼作业并且保温;
步骤三:通过二次加料斗向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添加金属铬片,并且再次调节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功率,使其温度持续上升,并且保温;
步骤四:调节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功率,使其温度降低,然后通过加料斗向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内部添加铝、铁、镍、钴、钼、锶、铪和铜的中间合金,并且保温;
步骤五:持续调节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功率,使其温度继续降低,然后将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中的溶液浇注到铸模中,待其成型,即可得到高强度铜合金线材。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二中,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温度为1200-130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二中,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保温时间为15-30分钟。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三中,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温度为1300-135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三中,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保温时间为8-15分钟。
优选的,所述在步骤四中,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的工作温度为1150-1200摄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安德晋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安德晋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