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538.6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韶娟;邢晓露;付冉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6B3/09;D06L4/12;D06L4/13;D06L4/40;D06L4/75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孙俊业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原料 亚麻 细纱 纺纱 工艺 | ||
1.一种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以亚麻长麻为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条:将栉梳机产生的短麻和或经过除杂处理的一粗短纤维、二粗短纤维经前处理后,通过梳麻机梳理制成麻条;
(2)、并条:将获得的麻条经3~4道短麻并条机进行针梳,使麻纤维进一步伸直平行、均匀混和、制成一定细度的纤维条;
(3)、粗纱:将获得的一定细度的纤维条经粗纱机牵伸、加捻处理制成粗纱,并把粗纱卷绕形成卷装粗纱;
(4)、预漂:将卷装粗纱水浴处理,水浴PH范围为0.5~7,水浴温度设定为20℃~100℃,水浴处理时间为15~45分钟;
(5)、细纱:将预漂完成后的卷装粗纱经细纱机牵伸、加捻、卷绕处理,最终形成细纱管纱;
(6)、终漂:所述细纱管纱套装于纱架上,装入煮漂锅内,按如下顺序进行:
a、酸洗,在煮漂锅加入水并进行初步加温,升温5分钟后,把搅拌均匀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32g/L、4.35g/L的草酸及硫酸注入煮漂锅内,升温至40℃,保温20分钟后,排液;
b、中和,把质量浓度为5.80g/L的纯碱搅拌均匀后,注入煮漂锅内,升温至60℃,保温10分钟后,排液;
c、初漂,调配初漂液,另备容器注水,并升温至30℃~35℃,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2.90g/L的果胶酶及渗透剂,并搅拌调匀形成初漂液,然后将初漂液注入煮漂锅内,升温至60℃,保温40分钟后,排液;
d、复漂,调配复漂液,另备容器注水,并升温至30℃~35℃,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3~5g/L的纯碱、2g~4g/L的氢氧化钠、3~5g/L精炼剂以及11~12g/L的双氧水,并搅拌调匀形成复漂液,然后将复漂液注入煮漂锅内,升温至95℃,保温40分钟后,排液;
e、水洗,对复漂后的亚麻细纱进行水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的酸洗过程中,加入质量浓度为2g/L的渗透剂,所述渗透剂为仲烷基磺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c、初漂中,渗透剂为仲烷基磺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对复漂后的亚麻细纱进行二次复漂,调配二次复漂液,另备容器注水,并升温至30℃~35℃,分别加入质量浓度为2.90g/L的纯碱及8.70g/L的双氧水,并搅拌调匀形成二次复漂液,然后将二次复漂液注入煮漂锅内,升温至90℃,保温40分钟后,排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e中,水洗时,在煮漂锅内注水,并加入质量浓度为1.50g/L的亚硫酸钠,升温至80℃,保持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再加入质量浓度为0.72g/L的醋酸,升温至60℃,保持10分钟,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最后加入质量浓度为5g/L的纱线润滑剂,升温至40℃,保持2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亚麻细纱的果胶去除量为原亚麻纤维果胶含量的80%~9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水浴处理亚麻粗纱的水浴溶液为水或含有酸性药剂的水溶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含有酸性药剂的水溶液为硫酸水溶液或醋酸水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精炼剂为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纱线润滑剂为烷基季铵盐复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短麻原料的亚麻细纱纺纱工艺,其特征是,进一步包括步骤(7),将终漂处理完成后的亚麻纱进行脱水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90~100℃,烘干后的亚麻纱回潮率为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53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