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丁烯酮的连续萃取干燥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1985.1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6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亮;刘智强;潘必文;苏珍莹;陈林锋;陈旭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5/78 | 分类号: | C07C45/78;C07C45/80;C07C49/20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赖秀华 |
地址: | 36102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丁烯 连续 萃取 干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丁烯酮干燥领域,公开了一种连续萃取干燥丁烯酮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连续萃取干燥方法包括:将含水丁烯酮和萃取剂引入萃取塔中进行混合、萃取,萃取塔所得废水外排且所得含萃取剂的有机油层从油层静置段出口引出并进入精馏塔中进行蒸发带水,精馏塔塔顶所得含水和少量丁烯酮的萃取剂进入冷凝器中进行冷凝,经冷凝的产物进入分水罐中进行分水,精馏塔塔釜得到含水量极低的丁烯酮。本发明由于采用难溶或不溶于水且与含水丁烯酮有较好互溶性的萃取剂来萃取含水丁烯酮,后续通过精馏带水,塔釜得到含水量极低的丁烯酮,丁烯酮的回收率高,且整个过程不会产生固废或高盐、高COD的废水,绿色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水丁烯酮的连续萃取干燥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含水丁烯酮的传统干燥方式是采用无水氯化钙、硫酸镁、碳酸镁等作为干燥剂,通过与水可逆结合形成水合物而达到干燥目的。常见的使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干燥剂填充在过滤器当中,当含水丁烯酮流经过滤器时,水分被吸附在干燥剂上,这种适合微量水分丁烯酮的干燥;另一种是将干燥剂投入反应釜当中,搅拌,充分静置,抽取上层油层,下层含盐有机物层回收套用。
然而,传统的含水丁烯酮干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会产生固废或高盐、高COD废水;(2)不易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繁琐;(3)配套设备多,设备体积较大,丁烯酮回收率低且设备利用率低;(4)劳动强大,操作环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采用干燥剂对含水丁烯酮进行干燥存在丁烯酮回收率低且还会产生固废或高盐、高COD的废水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丁烯酮回收率高且整个过程不会产生固废或高盐、高COD的废水的连续萃取干燥装置和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丁烯酮的连续萃取干燥装置,其中,所述连续萃取干燥装置包括萃取塔、精馏塔、冷凝器、分水罐、再沸器和油层受罐;
(i)所述萃取塔由上而下包括油层静置段、混合段和水层静置段三个部分且所述混合段分别设置有上部进料口和下部进料口,所述精馏塔由上而下包括精馏带水段和提馏段两个部分,所述萃取塔的油层静置段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精馏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的物料出口与所述分水罐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精馏塔的塔釜出口一路与所述再沸器循环连通且另一路与所述油层受罐连通;或者,
(ii)所述萃取塔由上而下包括水层静置段、混合段和油层静置段三个部分且所述混合段分别设置有上部进料口和下部进料口,所述精馏塔由上而下包括精馏带水段和提馏段两个部分,所述萃取塔的油层静置段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精馏塔的塔顶出口与所述冷凝器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冷凝器物料的物料出口与所述分水罐的物料入口连通,所述精馏塔的塔釜出口一路与所述再沸器循环连通且另一路与所述油层受罐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萃取塔为喷洒塔、填料塔、筛板塔或转盘萃取塔。
进一步的,所述萃取塔的水层静置段采用界面控制仪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精馏塔为填料塔或筛板塔。
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为管壳式冷凝器、缠绕式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
进一步的,所述分水罐为带界面控制仪的静置罐。
进一步的,所述再沸器为热虹吸式再沸器或降膜式再沸器。
进一步的,所述丁烯酮的连续萃取干燥装置还包括依次设置在所述萃取塔的油层静置段出口与所述精馏塔的物料入口之间连通管路上的萃取油层受罐和油层进料泵,所述萃取油层受罐用于对源自所述萃取塔的有机油层进行缓存,所述油层进料泵用于输送物料。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丁烯酮的连续萃取干燥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达威维生素有限公司;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1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