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3462.0 | 申请日: | 2019-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75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利;包涛;梁小波;刘悦;易小龙;杨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02 | 分类号: | F02M59/02;F02M59/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机 高压 燃油 增压泵 | ||
1.一种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还包括与所述壳体(1)的左部配合连接的增压偶件(2)、与所述壳体(1)的右部配合连接的电磁阀组件(3)、通过所述增压偶件(2)和电磁阀组件(3)紧压在所述壳体(1)内的泄压组件(4);所述增压偶件(2)包括右端部与所述壳体(1)的左部配合连接的增压泵体(21)、竖直布置在所述增压泵体(21)内并与其配合的增压柱塞(22)、位于所述增压泵体(21)内并用于支撑所述增压柱塞(22)的弹簧(27);所述增压柱塞(22)与增压泵体(21)之间形成相互独立的增压柱塞腔(25)和增压腔(26),所述弹簧(27)位于该增压腔(26)内;所述增压泵体(21)内设有左端与增压柱塞腔(25)连通的泄压通道(211)、左端与增压泵体(21)外部连通的回油通道(212);所述电磁阀组件(3)通过控制泄压组件(4)使得泄压通道(211)的右端与回油通道(212)的右端连通,所述增压柱塞(22)因压力差运动从而挤压增压腔(26)实现燃油增压;
所述增压偶件(2)还包括紧压在所述增压泵体(21)和增压柱塞(22)上端面的进油接头(24),该进油接头(24)内设有进油通道(241),且所述进油接头(24)与增压泵体(21)和增压柱塞(22)的上端面形成进油腔;所述增压柱塞(22)内设有与所述增压柱塞腔(25)和进油腔连通的节流孔(221)、与所述增压腔(26)和进油腔连通的单向阀固定腔(222),该单向阀固定腔(222)内设有单向阀(23);所述增压泵体(21)内设有与增压腔(26)相连的出油通道(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其特征是:所述电磁阀组件(3)包括左部与所述壳体(1)的右部配合连接的电磁阀体(31),该电磁阀体(31)的左端面上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有调整垫片(32)、电磁阀弹簧(33);所述泄压组件(4)包括通过增压泵体(21)右端部紧压在所述壳体(1)内孔左部台阶面上的泄压阀体(41)、左部与所述泄压阀体(41)过孔配合的阀芯(42)、与所述阀芯(42)的右部配合的衔铁(45)、与所述阀芯(42)的右端部配合连接并用于压紧所述衔铁(45)的定位套(46);所述泄压通道(211)的右端端口、回油通道(212)的右端端口均位于所述增压泵体(21)的右端面上,且所述阀芯(42)的左端面与所述泄压通道(211)的右端端口或者回油通道(212)的右端端口对应;所述衔铁(45)的右端面与电磁阀体(31)的左端面对应,所述定位套(46)与所述电磁阀体(31)的安装孔配合并紧压所述电磁阀弹簧(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其特征是:所述增压泵体(21)内沿纵向设有上大下小的阶梯孔,所述增压柱塞(22)为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直径的阶梯柱状结构,所述增压柱塞(22)与所述增压泵体(21)内的阶梯孔配合;所述增压柱塞(22)的中部台阶面、增压柱塞(22)的下部上周面与增压泵体(21)阶梯孔孔径较大的孔壁形成所述增压柱塞腔(25),所述增压柱塞(22)的下端面与增压泵体(21)阶梯孔孔径较小的孔壁形成所述增压腔(2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阀固定腔(222)为上大下小的阶梯状,所述单向阀(23)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所述单向阀固定腔(222)上部的单向阀弹簧(231)、钢球(232)、钢球座(233),所述钢球座(233)与单向阀固定腔(222)的上端部固定连接并压紧所述钢球(2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高压燃油电控增压泵,其特征是:所述阀芯(42)的左端面设有圆柱孔,该圆柱孔内从右至左依次布置有压球(43)、泄压阀(44),所述泄压阀(44)的左端伸出于所述阀芯(42)的左端面,且所述泄压阀(44)的左端面与所述泄压通道(211)的右端端口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346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脉动抑制装置
- 下一篇:差压式单次燃油喷射质量的超声波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