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7276.4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权;姜霖;陈胤伯;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明治 结构 co 背板 扩散 组件 中间层 选取 方法 | ||
1.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几何模型:
将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结构进行简化处理后,建立组件几何模型,具体按步骤(A1)、(A2)和(A3)处理:
(A1)建立Cu背板模型:以Cu背板的下底面的圆心为坐标原点,靶材背板组件结构的径向为X轴方向,组件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建立半径为r1、厚度为t1的Cu背板模型;
(A2)建立中间层模型:建立半径和厚度分别为r1和t2的中间层模型;
(A3)建立靶材模型:建立半径为r 1和厚度为t 3的靶材结构模型;
(B)建立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受力数学模型,按照如下步骤(B1)、(B2)和(B3)进行:
(B1)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的残余应力为二维平面应力,定义背板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1、E1、α1、σ1、ε1;定义中间层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2、E2、α2、σ2、ε2;定义靶材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 3、E3、α3、σ3、ε3;
(B2)建立背板、中间层、靶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如公式(1)-(3)所示;
背板:σ1=E1×ε1 (1);
中间层:σ2=E2×ε2 (2);
靶材:σ3=E3×ε3 (3);
(B3)建立热膨胀系数与应变的关系:
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的残余应力是由靶材、背板、焊接层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引起的,因此热膨胀系数与应变的关系如公式(4)-(7)所示,且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的应力满足应力平衡公式(8);
ε12=ε1-ε2=(α1-α2)×(T室温-T焊接温度) (4);
ε23=ε2-ε3=(α2-α3)×(T室温-T焊接温度) (5);
F1+F2+F3=0 (8);
公式(4)-(8)中:ε12为无约束时冷却过程中背板热应变和中间层热应变的差值,ε23为无约束时冷却过程中中间层热应变和靶材热应变的差值,T室温为室温,T焊接温度为扩散焊温度;F1为组件中背板的应力,F2为组件中中间层的应力,F3为组件中靶材的应力;
(C)令T室温-T焊接温度=ΔT,联立公式(1)-(8),求解出F1、F2、F3,如公式(9)-(11)所示;
(D)根据步骤(C)建立的F1、F2、F3的求解公式,得出靶材、中间层、背板中残余应力与各部分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以此为依据进行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包括Co靶材、Cu背板以及Co靶材与Cu背板之间的中间层,该组件采用扩散焊工艺制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对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结构进行简化处理的方式为:忽略背板中的冷却通道结构;忽略扩散结合界面处锯齿状结构,设置为平直界面;Co靶材背板组件结构具有轴对称结构,因此选取靶材背板组件结构的一个子午面,进行二维平面分析代替三维分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根据公式(9)-(11)所示的F1、F2、F3的求解公式能够得出如下结论:
(C1)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背板的应力F1与背板的热膨胀系数α1成正相关,与中间层的热膨胀系数α2成负相关,与靶材的热膨胀系数α3成负相关;
(C2)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中间层的应力F2与背板的热膨胀系数α1成负相关,与中间层的热膨胀系数α2成正相关,与靶材的热膨胀系数α3成负相关;
(C3)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靶材的应力F3与背板的热膨胀系数α1成负相关,与中间层的热膨胀系数α2成负相关,与靶材的热膨胀系数α3成正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2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