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87276.4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4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权;姜霖;陈胤伯;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明治 结构 co 背板 扩散 组件 中间层 选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属于Co溅射靶材制造领域。通过建立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的受力数学模型,求解出靶材、中间层、背板中的应力与靶材、背板、中间层的热膨胀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中间层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降低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的焊接残余应力,提高其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o溅射靶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
背景技术
钴薄膜作为一种磁性薄膜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设备中。随着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高密度化、轻薄化,薄膜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溅射镀膜技术因其制备的薄膜具有附着性能好、易于保持化合物、合金的组成比、膜厚均匀、大面积镀膜、基体温升小的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
靶材是溅射镀膜中的关键耗材,为了提高靶材背板组件的刚度和提供机械支撑,靶材通常和背板通过扩散焊的方式连接在一起。靶材与背板的连接不仅要提供可靠的机械连接,保证它在溅射的过程中不发生脱落,而且要求背板与靶材之间要有良好的导电、导热,从而使靶材溅射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的通过背板散失掉。
然而靶材与背板的热失配,往往引起靶材背板焊接残余应力,导致靶材背板组件出现脱焊、翘曲等问题。为了缓解焊接残余应力、降低扩散焊接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促进扩散过程的进行,往往会在靶材和背板之间加入一个中间层。但是目前在Co靶材的制造过程中,中间层的选择都是根据实践经验或者不断的试验方法选取,没有定性和定量的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以扩散焊制备的三明治结构Co靶材/中间层/Cu背板组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数学模型的分析,为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对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的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三明治结构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间层的选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建立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几何模型:
将Co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结构进行简化处理后,建立组件几何模型,具体按步骤(A1)、(A2)和(A3)处理:
(A1)建立Cu背板模型:以Cu背板的下底面的圆心为坐标原点,靶材背板组件结构的径向为X轴方向,组件厚度方向为Z轴方向建立半径为r1、厚度为t1的Cu背板模型;
(A2)建立中间层模型:建立半径和厚度分别为r1和t2的中间层模型;
(A3)建立靶材模型:建立半径为r1和厚度为t3的靶材结构模型;
(B)建立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受力数学模型,按照如下步骤(B1)、(B2)和(B3)进行:
(B1)靶材背板扩散焊组件中的残余应力为二维平面应力,定义背板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1、E1、ɑ1、σ1、ε1;定义中间层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2、E2、ɑ2、σ2、ε2;定义靶材的厚度、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平均应力、平均应变分别为t3、E3、ɑ3、σ3、ε3;
(B2)建立背板、中间层、靶材的应力应变关系,如公式(1)-(3)所示;
背板:σ1=E1×ε1 (1);
中间层:σ2=E2×ε2 (2);
靶材:σ3=E3×ε3 (3);
(B3)建立热膨胀系数与应变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7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