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344.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贺石中;覃楚东;李秋秋;钟龙风;庞晋山;冯伟;张驰;何伟楚;赵畅畅;杨智宏;常鹏;崔策;孟文;李智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8 | 分类号: | G01N33/28;G01N33/30;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宋静娜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品 机械设备润滑 混用 添加剂元素 检测 常规理化 光谱分析 诊断分析 黏度 润滑油样品 成本比较 定期监测 对比分析 机械设备 润滑系统 诊断结果 指标检测 回油管 诊断 | ||
1.一种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定期从机械设备的润滑系统的回油管中提取润滑油样品;
(2)对油品进行常规理化指标和光谱分析检测,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监测,油品的常规理化指标包括黏度、酸值或碱值,通过光谱分析测定油品的添加剂元素含量;
(3)将所测油品的黏度、酸值或碱值、添加剂元素含量与其典型值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检测值是否与典型值一致,若该油品的检测值与典型值不符,则润滑系统存在油品的错用或混用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所测油品的黏度、酸值或碱值中任一检测值与其典型值不符,则润滑系统存在油品的错用或混用情况;
若所测油品的黏度、酸值或碱值的检测值均与其典型值一致,再进一步对比分析所测油品的添加元素含量与其典型值,若所测油品的添加元素含量与其典型值不符,则润滑系统存在油品的错用或混用情况;若所测油品的添加元素含量与其典型值相符,则润滑系统没有被其他牌号及其他类型的油品污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油品的黏度的检测值与其典型值是否相符的判断方法如下:
0.8A≤a≤1.2A
其中,a为油品的黏度结果的正常范围,A为该油品的黏度的典型值;
若油品黏度的检测值小于0.8A或大于1.2A,则视为黏度不符,从而判断润滑系统存在油品错用或混用的情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油品的酸值检测值与其典型值是否相符的判断方法如下:
0.5B≤b≤1.5B
b为油品的酸值结果的正常范围,B为该油品的酸值的典型值;
若油品酸值的检测值小于0.5B,则视为酸值不符,从而判断润滑系统存在油品错用或混用的情况;若酸值的检测值大于1.5B,需要结合该油品的黏度或添加剂元素含量做进一步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油品的碱值检测值与其典型值是否相符的判断方法如下:
0.5C≤c≤1.2C
c为油品的碱值结果的正常范围,C为该油品的碱值的典型值;
若油品碱值的检测值大于1.2C,则视为碱值不符,从而判断润滑系统存在油品错用或混用的情况;若碱值的检测值小于0.5C,需要结合油品的黏度或添加剂元素含量来做进一步判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油品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检测值与典型值是否相符的判断方法如下:
当时,
0≤d≤20
当时,
当时,
其中,d为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正常范围,为油品添加剂元素含量的典型值,若添加剂元素含量在正常范围d外,则视为添加剂元素含量不符,从而判断润滑系统存在油品错用或混用的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油品错用或混用的诊断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元素含量的典型值的统计方法为:
1)获取一组相同名称新油的添加元素含量数据;
2)统计步骤1)中的添加剂元素含量数据的平均值和方差σ;
3)若被统计的添加剂元素含量的数据小于或大于则视该数据为离散点,剔除步骤1)中的数据的所有离散点后统计平均值,即为添加剂元素含量的典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3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