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89443.9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京;郝海波;陈辉;汪虹;王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04;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王华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配型 白色菌株 引物 特异性引物 单核体 种鉴定 菌株 扩增 条带 单核体菌株 基因组DNA 单核菌株 精准度 耗时 | ||
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提取斑玉蕈白色单核菌株的基因组DNA,然后以引物HM1F/1R、HM2F/2R和HM3F/3R进行PCR扩增,如果不能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条带的被认为是AXBX交配型菌株,如果能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条带的被认为是AyBy交配型菌株。本发明的方法用于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菌株的交配型,具有耗时短,操作简便,精准度高,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分子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
背景技术
斑玉蕈(
随着目前国内斑玉蕈工厂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工业化的机械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工艺在其中起到主要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斑玉蕈菌种资源研发比较薄弱,国内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长期以来依赖于国外(日本、韩国)引进菌种。而我国自主研发的菌种数量还很有限,至今没有完全适合国内生产的品种。
而通常的育种过程主要将不同基因型和生态型的单核体亲本进行杂交配对,然后对配对后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体杂交子进行结实性和生产性验证,由于单核体的基因类型难以确定,以及杂交后锁状联合观察的复杂性和效率较低的缘故,使得斑玉蕈白色杂交育种繁琐耗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交配型的方法及引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3组引物对,第一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HM1F: 5’- ACCTCTACTTCATCCTTGC-3’;
HM1R: 5’- TCTTGGGCGTCCGTTT-3’;
第二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HM2F: 5’-CGTCCCAGATATTCAACTC-3’;
HM2R: 5’-GAAACCTCCAACGCACT-3’;
第三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HM3F: 5’-CTGGCGTTACCTTCCC-3’;
HM3R: 5’-GTGGTTGTGGCGTGAT-3’。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鉴定斑玉蕈白色菌株单核体的方法,包括3组引物对,第一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HM1F: 5’- ACCTCTACTTCATCCTTGC-3’;
HM1R: 5’- TCTTGGGCGTCCGTTT-3’;
第二组引物对的核苷酸序列如下:
HM2F: 5’-CGTCCCAGATATTCAACTC-3’;
HM2R: 5’-GAAACCTCCAACGCAC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89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