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320.7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1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宋岩;王林;刘植元;李延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1M10/42;G05F1/67;B60L58/1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刘波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太阳能 汽车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所述方法包括当太阳能控制器监测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功率达到预设功率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从蓄电池传感器获取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和所述电池电荷状态的误差状态值;当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小于预设电池电荷状态阈值且所述误差状态值小于预设误差状态阈值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蓄电池充电。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当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的误差值过大时,太阳能电池组件无法准确判断当前蓄电池的状态,可能造成无法有效为蓄电池充电或蓄电池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回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造成损害的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具备利用太阳能储能的汽车大多采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与蓄电池通过导线相连,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直接向蓄电池充电,可以防止汽车蓄电池亏电。而蓄电池在长时间使用或往复多次充放电后,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SOC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由于常规充电桩的充电电流较大,蓄电池的SOC值即便存在误差对充电影响不大,然而太阳能电池组件充电功率有限,目前无法实现类似充电桩的大功率、大电流充电,所以当蓄电池的SOC值误差过大时,太阳能电池组件无法准确判断当前蓄电池的状态,可能造成无法有效为蓄电池充电或蓄电池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回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造成损害。而且当蓄电池静置一段之间后,内部的化学状态相对稳定时,蓄电池容量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电压的方式完成自校准,消除误差,而太阳能的充电电流会破坏蓄电池的静置状态,影响蓄电池的自校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方法、装置及汽车,当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误差过大时,不对蓄电池进行充电,避免破坏蓄电池的静止状态,影响蓄电池的自校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太阳能控制器监测到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功率达到预设功率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从蓄电池传感器获取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和所述电池电荷状态的误差状态值;
当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小于预设电池电荷状态阈值且所述误差状态值小于预设误差状态阈值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持续从所述蓄电池传感器获取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和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的误差状态值,当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大于预设电池电荷状态阈值或所述误差状态值大于预设误差状态阈值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开始向所述蓄电池充电后,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持续从所述蓄电池传感器获取所述蓄电池的电池电荷状态值和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的误差状态值,当所述电池电荷状态值大于预设电池电荷状态阈值或所述误差状态值大于预设误差状态阈值时,所述太阳能控制器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停止向所述蓄电池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太阳能控制器获取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在的当前环境的温度和光照强度,根据最大功率点跟踪算法计算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在所述当前环境的最大输出功率,并根据所述最大输出功率调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向所述蓄电池充电的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误差状态阈值为15%。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传感器为蓄电池容量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汽车储能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