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子层沉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0394.0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0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贾培军;郭鸿晨;许淘元;李瑞斌;陈静升;赵超;崔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 |
主分类号: | C23C16/455 | 分类号: | C23C16/455;C23C16/44;C23C16/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红霖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子 沉积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原子层沉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子层沉积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原子层沉积系统包括流体源引入管道、反应装置和第一调控装置,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本体、反应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反应装置流体引出管道,第一调控装置包括第一调控装置本体、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出管道,反应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均与流体源引入管道流体连通。本发明所提供的原子层沉积系统有利于三维钝体表面生长过程中层流条件的建立、空气动力学界面层分离的抑制、以及镀膜过程的迅速完成,并能够节约原子层沉积原料2倍以上,且可实现快速镀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原子层沉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原子层沉积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特别是纳米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几乎所有的相关应用都涉及以实现各种表面功能为目的的纳米镀膜技术,特别是可以在原子尺度进行厚度控制的纳米镀膜技术。在镀膜方法的选取上,液相条件的湿化学方法虽然成本低廉,却难以形成等厚且均匀致密的高质量纳米镀膜层。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纳米镀膜技术都是基于气相条件下的纳米镀膜技术,例如物理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以及原子层沉积等。其中原子层沉积技术由于具有独特的表面自限制生长机理,其应用范围在近年来随着半导体及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得到了迅速拓展。
原子层沉积技术采用反应物分子有序交替输运、表面自限制性生长、步进式表面覆盖等方式和机理来控制物体表面的气相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纳米/亚纳米尺度内薄膜生长速率的精确控制。目前,在需要制备超薄、高均匀性和保型性极好的各种薄膜材料的应用中,原子层沉积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正因如此,原子层沉积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具不完全统计,原子层沉积技术的应用在过去的十年中成指数增长,目前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及相关产业,例如:集成电路、传感器、III-V器件、微/纳机电系统制造业、光学器件和光电工程、防锈耐磨材料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比如:太阳能)。其他大规模的应用包括防腐、能源存储和生产(例如:先进薄膜电池和燃料电池)、柔性电子水分或者气体密封涂层、针对医疗设备和植入体的生物相容性涂层、水净化、先进的照明设备(例如:LED)、生态包装材料、装饰涂料、玻璃防裂层、防水涂料等。
在传统的原子层沉积系统中,为了保证整个腔体在薄膜生长过程中层流条件的建立、维持以及湍流回流的抑制,在薄膜生长步骤内,气体流量通常被限定在较小的数值(传统原子层沉积系统的流量一般设定在100-500sccm之间)。此流量虽然能保证薄膜生长时的最佳空气动力学环境,但难以实现反应副产物迅速排出所需要的气体流量。传统原子层沉积系统只设定一个统一气体流量,无法对表面沉积过程和反应副产物清空过程实行分别流量控制。同时,我们也发现,比传统原子层沉积系统更大的气体流量(≥1000sccm)更利于反应副产物的迅速及有效排出。所以,如果能够提供一种更先进的沉积系统,则能够进一步推动原子层沉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子层沉积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原子层沉积系统,所述原子层沉积系统包括流体源引入管道、反应装置和第一调控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装置本体、用于将流体源引入反应装置本体的反应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用于将流体引出反应装置本体的反应装置流体引出管道,所述第一调控装置包括第一调控装置本体、用于将流体源引入第一调控装置本体的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用于将流体引出第一调控装置本体的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出管道,所述反应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和第一调控装置流体引入管道均与流体源引入管道流体连通,还包括至少一个反应源供应装置,所述反应源供应装置包括反应源阵列、用于将含有反应源的流体引出反应源阵列的反应源阵列流体引出管道,所述反应源流体引出管道与反应装置本体流体连通。
在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将流体源引入反应装置本体的副产物清除流体引入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未经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郭鸿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03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削工具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底处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