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2059.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4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杰;尘恒;王宝瑞;孟文;方雷;鲜晓斌;张志强;廖俊生;李睿;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14;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2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壁 自动化 加工 真空 转运 系统 | ||
一种用于薄壁件空吸附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属于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通过改进随行工装,布置与其吸腔相连通的随行连接公头和随行连接母头,使其具备与不同动作部件同时对接的功能,保障了薄壁件上料找正、转运以及车床加工过程中,随行工装的吸腔的真空度,且可将上料找正的定位精度传递至车床加工工序,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加工技术的普及,生产线中工件的上下料、定位及装夹等工序已经机器人自动实现。同时,对于薄壁件而言,由于其刚性较差,在夹具的作用力下容易出现形变,所以并不宜采用夹具对其进行直接夹持,需要配合使用真空吸附随行工装对其进行。而将这种随行工装在具体应用时,面对着如何保障随行工装吸腔真空度在转运、切换阶段的稳定性,以保障薄壁件于上料夹具所述进行的找正工序的定位精度能有效传递至加工车床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其可有效确保切换以及转运过程中,随行工装对于薄壁件的吸附稳定性,从而保障定位精度的有效传递,从而提高加工精度。
而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薄壁件自动化加工的真空转运系统,包括有:
随行工装,所述随行工装上设置有用于吸附工件的吸腔,以及同时与该吸腔相连通的随行连接公头和随行连接母头;
上料夹具,所述上料夹具上设置有可在随行工装被上料夹具装夹时与随行连接公头相连通的上料连接母头,以及与该上料连接母头相连通的上料真空源;
加工车床,包括有加工夹具,所述加工夹具上设置有可在随行工装被加工夹具装夹时与随行连接公头相连通的加工连接母头,以及与该加工连接母头相连通的加工真空源;
移动夹持组件,用于夹持随行工装并将其由上料夹具输送至加工夹具,所述移动夹持组件主要由机械臂,布置于机械臂上的一对可相对移动以夹持住位于两者之间的随行工装的夹持指,布置于其中一个夹持指上且可随着夹持指夹持住随行工装而与随行连接母头相对接的移动连接公头,以及与该移动连接公头相连通的移动真空源所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随行工装为回转体,其顶端上设置有呈盲孔状的吸腔,而随行连接公头则布置于其底端上,所述随行连接公头和吸腔的轴线与随行工装的轴线共线设置,所述随行连接母头则沿着随行工装的径向延伸出随行工装的侧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夹具为第一零点定位盘,所述上料连接母头沿第一零点定位盘的轴线延伸出第一零点定位盘的端面外,所述随行工装的底端上布置有若干个围绕其轴线均匀布置且与第一零点定位盘相适配的零点定位拉钉,当所述随行工装与第一零点定位盘配合在一起,所述随行工装与第一零点定位盘同轴线,且随行连接公头与上料连接母头相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夹具为第二零点定位盘,所述加工连接母头沿第二零点定位盘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零点定位盘与所述零点定位拉钉相适配,所述第二零点定位盘固定连接在加工车床的主轴的端部外,且与主轴同轴设置,当所述随行工装与第二零点定位盘相固定时,主轴与随行工装同轴线。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为中空的,所述第二零点定位盘上设置有与主轴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加工连接母头可在通孔和主轴内沿两者的轴向滑动,当随行工装与第二零点定位盘配合在一起时,所述加工连接母头可通过相对于主轴以及通孔的滑动,而选择与随行连接公头相对接或相断开。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当中,所述上料夹具为第一三爪卡盘,所述上料连接母头沿第一三爪卡盘的轴线延伸至其卡爪之间。
在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当中,所述加工夹具为第二三爪卡盘,所述加工连接母头沿第二三爪卡盘的轴线延伸至其卡爪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固的数控机床用电机座
- 下一篇:数控机床的可调节进给料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