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的制作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92531.4 申请日: 2019-07-30
公开(公告)号: CN110250460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赵妍嫣;张鸿;郑志;罗水忠 申请(专利权)人: 合肥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L19/18 分类号: A23L19/18;A23L5/10;A23L5/30;A23L29/00
代理公司: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代理人: 王华
地址: 230000 ***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马铃薯片 马铃薯脆片 低含油量 红外线加热板 表面光洁 超声清洗 纯化水 复合酶溶液 充氮包装 负压环境 红外辐照 搅拌转速 薯片表面 真空油炸 含油率 表压 浮油 负压 薯片 马铃薯 制作 清洗 取出 新鲜
【说明书】:

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将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切成马铃薯片;将马铃薯片与纯化水按混合,然后超声清洗10‑15min至马铃薯片表面光洁;将马铃薯片与复合酶溶液混合,然后在44‑46℃条件下,以搅拌转速120~300r/min,处理10‑15min;将马铃薯片与纯化水混合,然后超声清洗5‑10min至马铃薯片表面光洁;将马铃薯片放置到负压红外辐照环境下处理2‑5min;红外线加热板与所述马铃薯片之间的距离为10‑15cm,红外线加热板的温度为500‑700℃;负压环境的表压为‑0.005~‑0.010Mpa;对马铃薯片进行真空油炸至薯片表面金黄,然后取出薯片沥去浮油,降至常温后充氮包装,即得到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本发明制得的马铃薯脆片含油率为16.3‑23.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 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马铃薯是具有发展前景的高产作物之一,是优质的粮、菜兼用农作物,同时也是十大热门营养健康食品之一。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丰富而齐全,其丰富的维生素C(抗坏血酸)含量远远超过粮食作物;其较高的蛋白质、糖类含量又大大超过一般蔬菜。马铃薯营养齐全,结构合理,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基本一致,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利用率几乎高达100%。

马铃薯脆片是由马铃薯经去皮、切片、油炸而成的休闲食品,其香味浓郁、酥脆可口、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市场前景广阔。然后,由于马铃薯脆片作为油炸食品,含有较高的油脂,长期或过多使用,容易导致肥胖,诱发“三高”等疾病。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的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将新鲜马铃薯清洗干净后,切成薄片后得到马铃薯片;

步骤2:将马铃薯片与纯化水按质量比1:4-6的比例混合,然后超声清洗10-15min至马铃薯片表面光洁;

步骤3:将步骤2得到的马铃薯片与复合酶溶液按质量比1:4-6的比例混合,然后在44-46℃条件下,以搅拌转速120~300r/min,处理10-15min;

步骤4:将步骤3得到的马铃薯片与纯化水按质量比1:4-6的比例混合,然后超声清洗5-10min至马铃薯片表面光洁;

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马铃薯片放置到负压红外辐照环境下处理2-5min;红外线加热板与所述马铃薯片之间的距离为10-15cm,红外线加热板的温度为500-700℃;负压环境的表压为-0.005~-0.010Mpa;

步骤6:对步骤5得到的马铃薯片进行真空油炸至薯片表面金黄,然后取出薯片沥去浮油,降至常温后充氮包装,即得到低含油量的马铃薯脆片。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步骤2中,超声清洗时的超声波频率为25-35KHz,功率密度为0.35-0.45w/cm2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在步骤3中,复合酶溶液中纤维素酶浓度为200~600U/L、果胶酶浓度为200~600U/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5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