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2563.4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1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奇伟;王孚康;张雪锋;杨云;黄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08;B60W10/26;B60W20/00;B60L7/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开平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复合 结构 转子 电机 混合 动力 再生制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有步骤:1、对汽车需求制动强度进行判断,制动强度ZZ_thres3时,选MB;2、对电池SOC值进行判断,当SOCSOC_high时,选MB;3、对当前车速进行判断,当车速VV_low时,选MB;4、对内燃机的状态进行判断,当内燃机为开启状态时,则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6;5、当VV_high或者ZZ_thres1时,选SMB;反之,则选EMCB;6、当制动强度ZZ_thres2,则选SMB;相反,ZZ_thres2则选DMB。本发明的EMCB解决了内燃机状态切换频率高,内燃机燃油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的DMB解决了机械制动力的参与频次多,再生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制动功能是混合动力车的重要性能指标,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可以保证制动系统的平稳性、提高再生制动效率和驾驶舒适性,并有效提高续驶里程。现有的混合动力的制动方法主要是利用与车辆负载相连的电机提供再生制动力,当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大于汽车的需求制动力时,制动力矩完全由电机提供;当电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再生制动力小于汽车需求制动力时,电机提供最大再生制动力矩,然后由机械制动力提供不足的制动力矩。
基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动力传输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CSM)包括内电机EM1和外电机EM2,内电机EM1的内转子与内燃机输出轴相连,外转子作为内电机EM1和外电机EM2共同的转子,外转子与主减速器相连;内电机EM1的内转子绕组通过滑环和第一电力电子变换器1与电池的两电极相连,外电机EM2的定子绕组通过第二电力电子变换器2与电池的两电极相连。该动力传输结构能够合理地控制内电机EM1和外电机EM2的转速和转矩,使内燃机与路面负载实现解耦;通过调节内电机,使内燃机工作在最优的工作状态,通过调节外电机,能满足路面负载的要求。
现有的混合动力的制动方法应用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存在以下不足:1、内燃机状态切换频率高,不能长时间稳定地工作在最优燃油经济性性曲线上,内燃机燃油经济性较差;2、机械制动力的参与频次多,再生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基于复合结构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车再生制动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在内燃机电机协调制动的条件下依然保持内燃机工作在最优燃油经济性性曲线上,减少内燃机状态切换频率,改善内燃机燃油经济性,另一方面,在双电机再生制动的条件下,能减少机械制动力的参与频次,提高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的能量回收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汽车需求制动强度进行判断
汽车收到制动请求信号,当制动强度Z≥第三强度门限Z_thres3时,汽车处于紧急制动状态,此时为MB方式;当ZZ_thres3时,则执行步骤2;
步骤2、对电池SOC值进行判断
对电池SOC值进行判断,当SOC≥电量高门限SOC_high时,则电池处于不可充电状态,制动为MB方式;
当SOC≤电量低门限SOC_low时,则电池能量不足以维持汽车的纯电动行驶,需要开启内燃机,随后汽车将处于混合驱动状态,执行步骤3;
当SOC_lowSOCSOC_high时,则执行步骤3;
步骤3、对当前车速进行判断
当车速V≤低速门限V_low时,则制动为MB方式,反之执行步骤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25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