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自动充气加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95827.1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1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刘诗慧;张鹏;王学峰;谷春华;金宏波;宋盾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陈志海 |
地址: | 130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弹簧 环境试验 充气 进气口 活塞 加压装置 进气阀门 控制阀门 装置关闭 自动充气 出气口 活塞缸 减速器 空气弹簧气囊 气压控制装置 出气口阀门 除湿过滤器 充气气缸 出气阀门 大气相通 电机带动 电机反转 高压气源 轨道客车 驱动活塞 驱动气缸 容积控制 伺服电机 性能试验 加气压 气囊 缸体 后移 可用 气缸 气口 前移 相通 承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自动充气加压装置,可用于轨道客车承载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这种装置可以在进行空气弹簧的性能试验时,对其进行快速的充气、加气压及容积控制。而且,可以不需要额外的高压气源和气压控制装置。该装置的原理是:设置一个充气气缸,一台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气缸的活塞做往复运动,气缸的缸体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每个气口都有各自的控制阀门。进气口由经除湿过滤器与大气相通,出气口则与试样气囊经控制阀门相通。初始状态时,装置关闭出气口阀门,打开进气阀门,电机带动活塞后移,活塞缸开始充气,当活塞缸充满空气时,装置关闭进气阀门,打开出气阀门,电机反转驱动活塞前移,为空气弹簧气囊充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客车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轨道客车用空气弹簧环境试验的自动、快速充气、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弹簧是轨道客车系统,包括高铁、动车、地铁等车辆上用来减震和承载的重要部件,其工作原理就是将承载气囊充满压缩空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实现减震功能。承载气囊一般由橡胶和帘布制成,在正式装车使用之前,要进行多项性能试验,如环境试验、疲劳试验,以此来验证空气弹簧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车辆的使用要求。试验要求空气弹簧充气达到工作条件,一般充气30到100升,充气压力小于0.8MPa,考虑到试验的效率,还要要求充气时间要短。
在试验室里,传统的空气弹簧充、放气方法是利用高压气泵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过各种控制阀注入气囊内,这样就要求气源(气泵)要具有很高的工作压力,产生巨大的气压差才可以注入。因此,试验室里要专门配备这样的气体发生和保压装置。但是,有些情况下,试验室周边不具备这样的气源条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自动充气加压装置,利用活塞的快速运动以产生瞬时高压,再将瞬时高压的气体注入空气弹簧内,从而使得空气弹簧在无需配套额外的高压气源的情况下,实现快速高效,全自动化的充气,提升空气弹簧充气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弹簧环境试验自动充气加压装置,包括:
气缸;
连接于所述气缸的进气口的第一阀;
连接于所述气缸的出气口与所述被测空气弹簧进气口之间的第二阀;
可沿所述气缸内壁做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
用于驱动所述活塞运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的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活塞的推杆构成螺旋传动副。
优选地,所述螺旋传动副包括:
设置于所述活塞的推杆外壁的外螺纹;
设置于所述减速器输出端,用于同所述外螺纹配合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活塞设有用于同所述气缸内壁配合的密封圈。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阀的进气端的除湿滤清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阀为三通电控气阀,所述三通电控气阀的第一出气口用于连接所述被测空气弹簧的进气口,第二出气口用于连通大气。
优选地,还包括:设在所述气缸外壁,用于检测所述活塞运行位置的位移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驱动机构、所述位移传感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均为通讯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能够根据所述位移传感器发送的位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机构的正反转和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的开闭。
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被测空气弹簧和所述第二阀之间的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机试验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58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