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7372.7 | 申请日: | 201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0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晓东;罗学廷;高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864 | 分类号: | C12N15/864;A61K48/00;A61K38/17;A61P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肖艳;徐迅 |
地址: | 2000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相关 病毒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人涉及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具体地,本发明对XCT/SLC7A11基因编码序列进行了针对性特殊优化设计,从而获得了一种特别适合在哺乳动物(如人)细胞中高效表达XCT/SLC7A11蛋白的核苷酸序列,并构建了一种表达XCT/SLC7A11蛋白的重组AAV病毒。本发明的重组AAV病毒在小鼠细胞内的感染效果优异,且在细胞核内稳定表达,是一种稳定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能显著降低视网膜外核层细胞凋亡、增加小鼠感光细胞的存活率,因此可用于制备治疗视网膜脱离感光细胞损伤凋亡的药物,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emnt,RD)为孔缘性视网膜脱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多种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等一个共同病理特征。视网膜脱离,即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RPE及脉络膜复合体分离,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眼前飘浮物、闪光感,周边视野缺损、遮挡,当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累及黄斑时,患者视力迅速下降。由于RPE及脉络膜复合体等是外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光感受器细胞的主要氧气、血液、能量物质来源,又光感受器细胞内氧化代谢活跃,以维持正常视觉化学信号-电信号转化形成视觉功能,因此,当视网膜脱离发生后,光感受器细胞的氧气、能量物质供应中断,引起大量感光细胞迅速凋亡,是其引起视力损害的关键性病理基础。
RD中光感受器凋亡的病理机制复杂,有遗传和环境等因素参与,但其确切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损伤是视网膜脱离后感光细胞损伤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病理机制,近年研究认为xCT/slc7a11调节细胞内GSH合成从而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可能是感光细胞的重要抗氧化保护信号通路。xCT/slc7a11为Na+非依赖性谷氨酸/胱氨酸转运蛋白,位于光感受器细胞的细胞膜上,xCT/slc7a11的表达受到复杂信号分子网络调控,包括Nrf2、REST等转录调控,以及H3K27表观遗传调控等。
研究发现在氧化应激环境下,xCT/slc7a11合成增加,并转移、定位于光感受器细胞膜上,发挥1:1反向转运谷氨酸、胱氨酸功能,即将1个谷氨酸转运至细胞外同时将1个胱氨酸转运至细胞内。转运进入细胞内的胱氨酸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最终在谷胱甘肽合成酶催化下生成GSH,发挥强效抗氧化作用,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xCT/slc7a11信号通路在正常光感受器细胞中处于静默状态,而视网膜脱离后大部分感光细胞无法有效激活xCT/slc7a11通路而最终凋亡,有研究证实激活xCT/slc7a11通路可促进感光细胞在视网膜脱离后的存活,提示xCT/slc7a11通路对感光细胞在视网膜脱离后存活很关键。因此,在各种感光细胞损伤、凋亡病变中,增强感光细胞中xCT/slc7a11信号通路可能是防止光感受器细胞变性,促进光感受器细胞存活的有效治疗措施。
然而,目前利用xCT/slc7a11信号通路治疗眼部疾病的研究还有许多限制和不足,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有效治疗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疾病的方法和治疗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治疗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疾病的应用。
具体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视网膜脱离感光细胞凋亡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7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