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贝类排泄物中提取贝类DNA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0739.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2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志国;张敏;茆双;段海宝;冯森磊;孙泽鹏;李雯倩;张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10 | 分类号: | C12N15/10 |
代理公司: | 11621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闫超良 |
地址: | 2220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匀 取上清液 水浴 排泄物 贝类DNA 贝类 无损伤 异丙醇沉淀 沉淀干燥 乙醇漂洗 蛋白酶K 饱和酚 氯仿 筛绢 匀浆 冲洗 沉淀 采集 刺激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贝类排泄物中提取贝类DNA的方法,该提取方法为采集贝类排泄物置于筛绢网上,ddH2O缓慢冲洗,加入ddH2O,吹打成排泄物匀浆,离心取上清液;加入SDS、蛋白酶K,混匀后水浴;加入RNA酶,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冰冷饱和酚,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氯仿,混匀后水浴,离心取上清液;加入异丙醇沉淀DNA,混匀,离心,弃上清;加入乙醇漂洗沉淀DNA,混匀,离心,取沉淀干燥,即提取获得贝类DNA。本发明可应用于贝类DNA的无损伤提取,对贝类无刺激无损伤,操作简单,检测准确性高,宜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DNA提取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从贝类排泄物中提取贝类DNA的方法。
背景技术
贝类养殖业在供应优质蛋白质、提高渔民收入、改善近海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贝类养殖也面临着资源衰竭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取贝类DNA并研究其遗传信息,用分子辅助育种的方法达到改善贝类品质,选育贝类抗逆新品的目的,解决贝类资源枯竭的问题。但是,传统的取样方法多集中于伤害性取样或非伤害性取样,如直接解剖、用扩口器开壳、壳上钻孔等,破坏了贝类内部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对贝类造成较强的机械损伤甚至致死,不利于贝类后期保种、遗传育种及贝类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濒危珍稀贝类。因此,如何无损伤提取贝类DNA已经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从排泄物中提取贝类DNA的方法,以实现对贝类的无损DNA提取,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从排泄物中贝类DNA无损伤提取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采集贝类排泄物及前处理:
(1)先将贝类饥饿处理2天,使体内杂质完全排出。投喂食适量的饵料,待排便后,使用虹吸法从池底部收集粪便。
(2)将采集的粪便移至200目筛绢网上,用ddH2O小心缓慢地冲洗排泄物表面,以去除表面杂质。取约200mg粪便移至1.5mL离心管,加入约200μL ddH2O,用吸管吹打成排泄物匀浆,8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
2、DNA提取:
(1)向上清液中加入400μL 10%SDS和10μLProteinase K,65℃水浴60min至完全消化,每隔10min混匀一次,后加入10μL20mg/mLRNase,37℃水浴10min,12000r/min离心3min,取上清液;
(2)加入等体积的冰冷饱和酚,上下颠倒混匀,室温静置5min,12000r/min离心12min,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氯仿,上下颠倒混匀,12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液;加入等体积异丙醇,颠倒8次充分混匀,室温放置3min,12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液;
(3)加入1mL 70%的冰冷乙醇漂洗,12000r/min离心3min,弃上清液;重复漂洗一次,离心弃上清液;取沉淀室温干燥,加30μL TE Buffer溶解。
本发明中所述“贝类”是指包括青蛤、文蛤、扇贝、牡蛎等海洋贝类。
有益效果:本发明可应用于贝类DNA的无损伤提取,对贝类无刺激无损伤,操作简单,检测准确性高,宜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采用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提取DNA的电泳结果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从青蛤粪便中所提取的青蛤DNA采用4对引物PCR扩增电泳检测结果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不同浸泡时间和环境温度下青蛤粪便形态变化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洋大学;连云港众创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