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1157.X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书芳;刘霞;张建;蒋贞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F15/00 | 分类号: | E01F15/00;E01F1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艾诚璐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板和防护板,还包括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块、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支撑块与道路路基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单元带动第二转动单元转动,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均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转盘上设有平面,平面能够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平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单元的转盘上。本方案通过设置支撑块、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护栏被车辆冲破后起不到对防护作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是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市政道路的安全防护主要采用防护栏的形式,但这种防护栏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和缓冲性能比较差,不能充分缓冲碰撞产生能量,且在车辆速度较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车辆冲破防护栏而到达完全没有阻碍的人行道上,若是在悬崖边上或桥上,一旦车辆冲破防护栏就容易出现车辆坠崖或坠江事故,进而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栏被车辆冲破后起不到防护作用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若干支撑板和防护板,还包括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块、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支撑块与道路路基固定连接,第一转动单元带动第二转动单元转动,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均包括能够转动的转盘,转盘上设有平面,平面能够与支撑块的上表面平行,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单元的转盘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在没有事故发生时,支撑板与转盘的上表面平行,形成人行道,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车辆撞击支撑板和防护板,支撑板和防护板对车辆起到阻碍作用,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栏;在支撑板被撞击而转动后,第一转动单元和第二转动单元均转动,转盘转动,进而使得人行道变得凹凸不平,车辆在人行道上将受到转盘的阻碍。
相比于现有技术,一方面,市政道路用安全防护装置在车辆冲破防护板和支撑板后,对于车辆的减速依然能起到作用,即形成了对车辆行驶的多级阻碍,相对提高了安全性;另一方面,如若车辆撞击防护板和支撑板的力度并不大,则只是将支撑板和防护板撞击的旋转一定角度,此时人工将支撑板和防护板旋转回原来的位置,即可继续使用,避免了因支撑板和防护板变形,而对后续事故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情况。
进一步,还包括位于支撑块下方的传动板,传动板滑动连接在道路路基上,传动板上设有若干齿条段,转盘上设有与齿条段上的齿条相啮合的轮齿。
有益效果:只要第一转动单元转动,则可以通过传送板带动第二转动单元转动,进而转盘全部旋转,转盘不再与支撑块齐平,使得人行道变得凹凸不平,实现对车辆的阻碍。
进一步,所述转盘上还设有若干扎针,扎针对应的传动板的位置设有便于扎针转动的凹槽,扎针对应支撑块的位置设有便于扎针转动的通槽。
有益效果:转轴转动后,扎针也随之露出道路的表面,若是车辆继续向前移动,则车辆将经过转盘的扎针位置,通过凸出来的扎针将车辆轮胎扎破,使得车辆没办法继续前行,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事故。
进一步,所述第二转动单元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个第二转动单元的转盘上的轮齿均能够与传送板上的齿条段啮合。
有益效果:第二转动单元为若干个,则在第一转动单元转动后,所有的第二转动单元的转盘均转动而露出道路表面,进而在道路上形成若干个凸起,进一步增加了道路的凹凸程度,增加了对车辆的阻碍。
进一步,相邻所述转盘上的扎针沿转盘的轴向错开;因车辆的车辆轮胎相对车辆而言尺寸较小,如若扎针数量少则容易出现车辆的车辆轮胎正好避开扎针的情况,本方案的扎针沿转盘轴向错开,则车辆轮胎必然会压到扎针上,进而扎破车辆轮胎使得车辆减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1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