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1275.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来福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5;H01M10/6571;H01M10/658;H01M2/02;H05B3/20;H05B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用蓄电池 低压电热膜 发热模块 电加热涂层 电热膜 防冻 护套 贴敷 红外线反射膜 蓄电池 工作电压 电极 饰面 匹配 背面 接线端子连接 绝热保温棉 蓄电池电压 电极组成 接线端子 输出电压 薄膜状 高能效 电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包括:发热模块,由低压电热膜和两个接线端子构成,其工作电压与车用蓄电池输出电压相匹配;红外线反射膜,贴敷于低压电热膜的背面;绝热保温棉,贴敷于红外线反射膜的背面;发热模块保护饰面,贴敷于低压电热膜的正面,该发热模块保护饰面与蓄电池接触。所述低压电热膜由薄膜状的电加热涂层和压敷于电加热涂层两侧边的两个电极组成;两个电极分别与两个接线端子连接。本发明的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的发热模块采用高能效电热膜制成,通过调节电极间距及电加热涂层的电阻做到电热膜工作电压与蓄电池电压的匹配,并使电热膜在此电压下产生使蓄电池达到最佳工作温度范围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设备配件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车用蓄电池提供防冻保暖功能的防冻护套。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或电瓶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代步工具。但是由于车用蓄电池本身的特性,在环境温度低于其最佳工作温度(约25°C)时,温度每下降1°C,电池的容量就降低约0.8%,这使得在寒冷的冬季驾车族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低温下车用蓄电池的效率明显降低,有人甚至因为这个原因在寒冷的天气都不敢开车。在汽车和电瓶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在寒冷的冬季如何维持蓄电池的效率已经成为一个困扰用车族的问题,因此需要为车用蓄电池设计一款能提供冻保暖功能的防冻护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包括:发热模块,由低压电热膜和两个接线端子构成,其工作电压与车用蓄电池输出电压相匹配;红外线反射膜,贴敷于低压电热膜的背面;绝热保温棉,贴敷于红外线反射膜的背面;发热模块保护饰面,贴敷于低压电热膜的正面,该发热模块保护饰面与蓄电池接触;所述低压电热膜由薄膜状的电加热涂层和压敷与电加热涂层两侧边的两个电极组成;两个电极分别与两个接线端子连接。
作为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控制模块,由单片机智能控制电路构成,其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贴敷于发热模块保护饰面上,用于监测蓄电池外壳温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发热模块保护饰面采用导热性好的轻薄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所述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呈上下开口的“口”字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呈上方开口、上方带盖的“口”字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呈长条形薄毯状。
作为优选的,所述低压电热膜的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隔小于车用蓄电池的高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涂层由高导电率浆料涂布在绝缘薄膜衬底上制成;所述电加热涂层涂布厚度为20μm-300μm,电加热涂层的方阻为80Ω-300Ω。
作为优选的,所述加热模块施加12V-24V的电压时,单位面积的发热量为50-250瓦/平方米,发热温度在30-40°C之间。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模块,采用温度控制开关代替单片机智能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的优点是:
1、该车用蓄电池防冻护套的发热模块由低压电热膜加接线端子构成,该低压电热膜一昼夜能耗仅占蓄电池容量的约20%,实际使用时不仅不会对蓄电池的效率构成不良影响,而且由于它将蓄电池的温度维持在最佳温度工作区,可以有效地提高蓄电池的工作效率;该低压电热膜,功耗低,可以在冬季通常的室温下将发热膜表面的温度维持在30°C以上;
2、电热膜的背面贴敷一层红外线反射膜,使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向内传递;反射膜的背面衬有一块绝热保温棉,该绝热保温棉主要起两个作用,一方面阻止发热模块产生的热量向蓄电池外侧传递,另一方面对发热模块及反射层起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来福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来福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2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冷却管路和电池包冷却系统
- 下一篇:混合型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