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及干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067.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芳武;单子桐;仲首任;赵颖;王奎霖;沈昱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4 | 分类号: | B60W30/0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唐盼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置 气囊 车辆 干预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及干预方法,该系统包括侧翻检测子系统、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系统控制器;其中,所述侧翻检测子系统包括倾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及侧翻诊断器;所述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包括布置在车辆两侧的视觉检测器;所述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两侧的多个执行器,各个执行器的结构相同,包括连接壳体、分离导向壳体、气囊组底座、气囊组、切割索。该系统在侧翻发生初期可以进行主动干预,使车辆受干预气囊与地面接触所给与的扶正力矩,从失稳状态返回稳定状态,防止车辆完全侧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及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
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面对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于正处于快速发展过程的中国,形势更加严峻。据调查,很多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车辆侧翻引起的,因为车辆侧翻总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以至于驾驶员来不及感受到汽车状态而采取预防措施。有关资料显示,如果能在潜在交通事故发生前1s有效地给车载系统和驾驶员发出警报,则可避免90%的交通事故,而要是能在交通事故发生前2s驾驶员采取相应的措施,几乎所有的交通事故都能避免。然而,目前绝大多数车辆都是通过安装侧翻防护装置或在车辆上安装侧翻预警系统来减少或避免侧翻所造成的损失。例如,中国发明专利 201110360482.8提出了外置多气囊的被动防护装置,虽然中国发明专利201410013821.9对这种外置气囊提出了一种改进结构,但是这类防护装置只有侧翻事故发生时才能起到缓冲作用,而没有在事故发生前干预侧翻过程;中国发明201710166816.5公开了车载侧翻预警系统,该预警系统可实现对车辆姿态的检测,并实现汽车侧翻预警,以提醒驾驶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汽车发生侧翻,但该预警系统仅适用于经验丰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采取何种措施能够避免侧翻的司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以解决现有车辆侧翻防护装置无法提前主动对侧翻事故进行干预,避免发生侧翻事故的技术难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实时对车辆状况进行监测,通过诊断器判断是否进入侧翻大概率无法逆转的情况,之后利用侧翻干预气囊在侧翻发生初始进行干预,减小造成恶性侧翻事故的可能;其具体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外置气囊式车辆侧翻干预系统,包括:侧翻检测子系统、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系统控制器;其中,所述侧翻检测子系统包括倾角传感器、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及侧翻诊断器;所述倾角传感器及侧向加速度传感器布置在车辆重心附近;所述侧翻诊断器用于实时接收倾角传感器和侧向加速度传感器传来的信号并进行实时计算,根据侧翻指数R判断侧翻情况,并将侧翻信号发送给系统控制器,当系统控制器在没有抑制信号的情况下,收到侧翻诊断器的向左侧侧翻信号或向右侧侧翻信号时,控制相应一侧的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进行干预;
所述工作区域监测子系统包括布置在车辆两侧的视觉检测器,所述视觉检测器用于实时监控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冲击区域,对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冲击区域的行人、行车进行识别,当监测到有行人或行车时,则向系统控制器发送抑制信号,抑制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行为的触发;
所述侧翻主动干预子系统包括安装在车辆两侧的多个执行器,各个执行器的结构相同,包括连接壳体、分离导向壳体、气囊组底座、气囊组、切割索;
所述连接壳体的底部通过内固定板与车门内板或车身连接,在连接壳体内设置有轴心位置为中空结构的变密度隔离环;在所述变密度隔离环的轴心位置还安装有分离弹簧;所述分离弹簧一端固定在连接壳体上,另一端压紧于分离壳体的下方;
所述分离导向壳体与连接壳体固连,在分离导向壳体朝向变密度隔离环的一侧加工有削弱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