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DGF单抗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02326.1 申请日: 2019-07-31
公开(公告)号: CN110433138B 公开(公告)日: 2021-06-04
发明(设计)人: 胡静波;王金辉;谭学莹;赵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47/68;A61K31/4418;A61P1/16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傅朝栋;张法高
地址: 315211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pdgf 单抗吡非尼酮 纳米 结构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PDGF单抗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PDGF单抗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包括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N’‑二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和PDGF单克隆抗体;所述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由5‑15质量份的吡非尼酮、84‑94质量份的脂质材料、0‑10质量份的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1质量份的单氨基终端的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制成;所述N,N’‑二琥珀酰亚胺基碳酸酯通过将载体上单氨基终端的聚乙二醇硬脂酸酯的氨基与所述PDGF单克隆抗体上的氨基相连接,使抗体嫁接到载体上。本发明所提供的PDGF单抗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可靶向活化型肝星状细胞,提高药物在病灶部分的分布,从靶向干预活化型肝星状细胞出发,探寻一种安全、高效的肝纤维化靶向治疗新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DGF单抗吡非尼酮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纤维化是继发于各种形式慢性肝损伤之后组织修复过程中的代偿反应,也是所有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其终末阶段将发展为肝硬化、门脉高压、肝衰竭及肝细胞癌。肝纤维化的实质是以I、IV型胶原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致使肝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近年来,肝纤维化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日益増高的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有效防治肝纤维化是亟待解决的重大医学问题。

现己明确,活化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是纤维化肝脏ECM成分的主要细胞来源。HSC又称Ito细胞或储脂细胞,存储有机体80%左右的维生素A。HSC在正常肝脏中处于静息状态,不合成或仅合成少量ECM;在肝脏受到损伤时,HSC增殖活化并转变为肌成纤维细胞样细胞,主要表现为细胞内富含的脂滴丢失,标志性地高表达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的表达与活性显著降低,细胞收缩迁移能力显著增强等,结果导致ECM过度生成并沉积于肝脏Disse间隙及肝细胞坏死区域,引起肝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因此,减少肝脏活化型HSC的数量或促进活化型HSC的清除,从而减少ECM的分泌与沉积是治疗肝纤维化的有效策略。

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纤维化小分子化合物,主要通过抑制HSC活化与增殖、调节ECM的合成与降解等机制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此外,PFD抗肝纤维化机制还包括减少促纤维化细胞炎症介质,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炎性因子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细胞聚集、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和减轻氧化应激等,具有预防或治疗肝纤维化的潜在临床价值。但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伴随着较多的副反应,如肠胃反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泻)、乏力及光敏性皮疹等,且由于半衰期非常短,为了维持体内有效浓度,高剂量和高频率用药成为必选的给药方案,只能通过减少剂量或停止治疗来减轻其副作用。因此,有必要采用制剂手段从增加药物体内循环时间、改变体内分布等方面出发,提高PFD针对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其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肝纤维化发生时的活化型HSC特异性地产生各类生物标记物,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PDGF-β)受体、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等。其中,PDGF是一种重要的促有丝分裂因子,具有刺激特定细胞群分裂增殖的能力。PDGF受体暴露于活化型HSC表面,且其表达水平与HSC活化程度密切相关。国外多位学者将其应用于纳米载体的靶向设计中,他们的研究成果证实:通过对纳米载体表面进行PDGF单克隆抗体的修饰,利用PDGF单抗与活化型HSC表面PDGF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可实现纳米载体对HSC的靶向输送。靶向药物载体系统引入肝脏疾病治疗为基础与临床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其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①实现药物的缓释、控释;②实现药物的靶向传递;③实现不稳定药物的稳定传递;④实现亲脂药物的高载药量。基于靶向药物载体系统的上述特性,通过对吡非尼酮的高效包载,并对纳米载体表面结构进行适当的修饰,将有可能使吡非尼酮靶向输送到活化型HSC,使得肝纤维化主动靶向治疗的设想成为现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3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