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断面异坡度折角部位混凝土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2937.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海;陈敏;吴世斌;罗刚;黄纪村;张继屯;刘凡;沈杰;刘喆;彭培龙;张相明;易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李登桥 |
地址: | 61004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边墙 衬砌台车 浇筑 混凝土 底角 混凝土施工 面板区域 折角部位 大断面 衬砌 折点 坡度 折线 搭接区域 扇形模板 扇形区域 施工步骤 下游坡度 有效解决 不一致 浇筑仓 泄洪洞 就位 移位 仓衬 洞室 施工 增设 上游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断面异坡度折角部位混凝土施工方法,当泄洪洞的龙落尾变折线范围A为0~180°时,其具体施工步骤:步骤一,首先将边墙衬砌台车上游面板底角就位于第一变折点位置;步骤二,将边墙衬砌台车面板区域混凝土全部进行浇筑;步骤三,待此区域浇筑完成之后,将边墙衬砌台车进行移位,其就位原则是:保证边墙衬砌台车下游面板底角就位于第一变折点位置,此时会在边墙衬砌台车的面板与一期浇筑仓面形成第一扇形混凝土搭接区域;步骤四,再将边墙衬砌台车面板区域混凝土全部进行浇筑该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大型洞室边墙衬砌因上、下游坡度不一致造成两仓衬砌之间存在扇形区域,需增设扇形模板进行衬砌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洞室衬砌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大断面异形结构一次次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工程主要包括3条泄洪洞,每条泄洪洞由进口渐变段、上平段、龙落尾段组成。龙落尾由渥奇曲线段、斜坡段和反弧段组成。渥奇曲线方式为Z=X2/500+0.015X,斜坡段为渥奇曲线与反弧之间的连接过渡段,1#和2#泄洪洞斜坡坡度1:4,3#泄洪洞斜坡坡度为1:3.72,反弧段位于斜坡段下游,反弧半径为300m。
白鹤滩泄洪洞龙落尾段坡度从起点桩号至结束桩号均在发生变化,台车在衬砌时,若上下游仓位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坡度轨道时,则两仓之间形成扇形区域无法使用台车进行衬砌,根据以往经验,我国水电工程泄洪洞龙落尾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扇形模板+台车面板进行施工,该施工方法需在不同折角部位增设不同扇形模板,且扇形模板与台车面板之间搭接困难,容易在搭接部位出现漏浆、错台等质量问题。为此,必须发明一种施工方法,以保证折角部位取消扇形模板实现混凝土浇质量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泄洪洞龙落尾混凝土施工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断面异坡度折角部位混凝土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有效解决了在大型洞室边墙衬砌因上、下游坡度不一致造成两仓衬砌之间存在扇形区域,需增设扇形模板进行衬砌施工。通过该施工方法能够减少扇形模板工程量,有效降低混凝土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断面异坡度折角部位混凝土施工方法,混凝土施工的总体原则为从下游至上游;
当泄洪洞的龙落尾变折线范围A为0~180°时,其具体施工步骤:
步骤一,首先将边墙衬砌台车上游面板底角就位于第一变折点位置;
步骤二,将边墙衬砌台车面板区域混凝土全部进行浇筑;
步骤三,待此区域浇筑完成之后,将边墙衬砌台车进行移位,其就位原则是:保证边墙衬砌台车下游面板底角就位于第一变折点位置,此时会在边墙衬砌台车的面板与一期浇筑仓面形成第一扇形混凝土搭接区域;
步骤四,再将边墙衬砌台车面板区域混凝土全部进行浇筑;
当泄洪洞的龙落尾变折线范围A为180°~360°时,其具体施工步骤:
步骤一,首先按照顶拱衬砌台车进行设计就位,使得顶拱衬砌台车上游面板顶角就位于第二变折点位置;
步骤二,待顶拱衬砌台车初步就位之后,将边墙衬砌台车按照顶拱衬砌台车的边墙投影区域进行就位;
步骤三,待边墙衬砌台车就位之后,将边墙衬砌台车所在区域全部进行浇筑;
步骤四,待步骤三的仓位浇筑完成之后,对边墙衬砌台车和顶拱衬砌台车进行移位,其就位原则是:保证顶拱衬砌台车按照顶部坡比,使得顶拱衬砌台车下游面板顶角就位于第二变折点位置,边墙衬砌台车就位按照顶拱衬砌台车的边墙投影区域进行就位;
步骤五,待边墙衬砌台车和顶拱衬砌台车就位之后,此时会在边墙衬砌台车和顶拱衬砌台车的面板与一期浇筑仓面形成第二扇形混凝土搭接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9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