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扫描测绘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5989.9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8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宋习;王宜伟;白正方;赵瑞锋;乔红彬;赵迎锋;张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N33/2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24 | 代理人: | 王新月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架 跟踪器 机器臂 扫描仪 横杆 全自动扫描 测绘系统 上端 龙门架 智能化 下端 检测 架设 轮对检测装置 横杆连接 劳动效率 人工检测 扫描检测 限度要求 准确度 下端面 信息化 龙门 适配 一对一 自动化 垂直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扫描测绘系统,包括基座、龙门架、机器臂、扫描仪、跟踪器,所述龙门架设于基座的上端,所述龙门架包括立架和横杆,所述立架设两个,所述两个立架的上端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垂直于立架设置,所述机器臂设于立架的下端,所述跟踪器设于横杆的下端面,所述机器臂的下端连接扫描仪,所述跟踪器和扫描仪相适配,本发明提供的轮对检测装置,变人工检测或人机互控为智能化扫描检测,实现检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和信息化,将提取的数值与系统内的标准尺寸、限度要求进行一对一比较,检测准确度高,劳动效率高,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及科技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扫描测绘系统。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是铁路运输的运载工具,轮对是铁道车辆上重要的部件,其技术状态直接影响到铁道车辆的运行安全,因此,轮对的检测技术在铁道车辆检修环节中至关重要,轮对的检测项目一般包括车轴直径、车轮滚动圆直径、踏面圆周磨损、轮辋厚度和宽度、轮缘厚度、轮对内侧距、滚动圆跳动量和车轴的弯曲度。目前全路既有铁道车辆轮对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人工检测或人机结合的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现行轮对检测技术不适应铁路发展需求,其检测精度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制约了轮对检修的综合效率;人机结合的检测方法是随着轮对检测技术的发展,由轮对自动检测设备对轮对进行测量,但由于设备检测精度差,轮对尺寸检测不准确、差错率高,因此还需要人工检测对尺寸进行校核,这无疑更加增加了现场作业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智能扫描检测,变人工检测或人机互控为智能化扫描检测,完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精确化和信息化的轮对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扫描测绘系统,包括基座、龙门架、机器臂、扫描仪、跟踪器和轮对,所述龙门架设于基座的上端,所述机器臂包括主回转轴、纵臂、横臂和旋转小臂,所述龙门架包括立架和横杆,所述立架设两个,所述两个立架的上端通过横杆连接,所述横杆垂直于立架设置,所述机器臂设于立架的下端面,所述跟踪器设于横杆的下端面,所述旋转小臂连接扫描仪,所述跟踪器和扫描仪相适配,所述轮对对应扫描仪设置。
所述纵臂的一端连接主回转轴,所述横臂的一端以横向水平旋转的方式与纵臂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所述旋转小臂以横向水平旋转的方式与横臂的另一端配合设置,所述扫描仪旋转连接旋转小臂。
所述基座的上端、对应轮对处设两个千斤顶。
所述机器臂的臂展为0.2~1.2m。
所述机器臂设两个,所述两个机器臂分别设于横杆两端的立架上。
所述跟踪器设两个,所述两个跟踪器分别对应两个机器臂。
所述立架的下端面、沿立架长度方向设滑轨,所述机器臂的一端通过滑轨滑动连接立架。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上端面设两条平行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立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滑轨和轮对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千斤顶采用电动液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抬高距离为600mm~1000mm。
进一步的,所述跟踪器采用ZG-Track跟踪器,所述扫描仪采用HyperScan球形扫描仪。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工控机,所述工控机包括控制模块、协同模块、测量模块和预警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机器臂的运动路径,所述协同模块用于两个机器臂的协同控制,所述测量模块用于测量轮对尺寸,所述预警模块用于检测剥离缺陷的预警。
进一步的,所述的车轴的弯曲疲劳损伤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铁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59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