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同步翻译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6922.7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5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林超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超伦 |
主分类号: | G06F40/58 | 分类号: | G06F40/58;G06F40/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宿小猛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 同步 翻译 | ||
本公开涉及机器同步翻译。提出了一种用于将第一语言的第一表述序列转化成对应的第二语言的第二表述序列的方法,第一表述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词汇,所述方法包括:对于依次输入的第一表述序列的从开端开始的每一词汇:识别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并且基于所识别的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以及所识别的词汇与特定数量的相邻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该词汇翻译为该词汇的第二语言的表述,使得能够从第一表述序列的开端将各词汇依次转化成第二语言的表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器翻译领域。特别地,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器同步翻译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机器翻译(以下简称机翻)在对话以及会议场合取代人工同传是人工智能在语言方面的终极目标,因为一旦能够取代人工同传,也就可以取代外语学习,实现使用母语便可以跨语言交谈的未来。
同传特指翻译时翻译输出与原话输入基本同步。但是,国内外所有机翻公司的技术,无论是最初的句型规则法,还是后来的统计法,直至现在的神经网络加大数据法都是针对笔译的技术,只注意译文的准确度,没有考虑同步,所以都必须等到原文里的整个句子全部听完才能确定翻译的版本,完全不符合人在听话时边听边懂的需要,所以即使译文再准确也无法用于同传。
本公开正是鉴于这样的缺陷,提出了实现同步翻译的思路和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应假定本节中描述的任何方法仅仅因为包含在本节中而成为现有技术。同样,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关于一种或多种方法所认识出的问题不应在本节的基础上假定在任何现有技术中都认识到。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机器同步翻译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翻译方法,该方法用于将第一语言的第一表述序列转化成对应的第二语言的第二表述序列,第一表述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词汇,所述方法包括:对于依次输入的第一表述序列的从开端开始的每一词汇:识别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并且基于所识别的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以及所识别的词汇与特定数量的相邻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该词汇翻译为该词汇的第二语言的表述,使得能够从第一表述序列的开端将各词汇依次转化成第二语言的表述。
在另一方面,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翻译设备,该设备用于将第一语言的第一表述序列转化成对应的第二语言的第二表述序列,第一表述序列包括至少一个词汇,所述设备包括:对于依次输入的第一表述序列的从开端开始的每一词汇:配置为识别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的识别单元;并且配置为基于所识别的该词汇的属性标识信息以及所识别的词汇与特定数量的相邻词汇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该词汇翻译为该词汇的第二语言的表述的翻译单元,使得能够从第一表述序列的开端将各词汇依次转化成第二语言的表述。
在还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存储设的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存储设备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可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本文所述的方法。
在仍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有指令的存储介质,该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可以使得执行如本文所述的方法。
在仍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包括执行如本文所述的方法的部件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实质上依靠语言代码的转换实现了准确翻译,即基于词汇进行代码转换,而无需从句子层面考虑和理解原文句子意思。从而,能够实现即准确、又同步的机器同传翻译。
本公开所提出的翻译技术采用了对于待翻译语言的词汇的逻辑分析,解决了机翻同传必须即准确,又同步的难点。在本公开中,可以利用翻译语言的客观规律对待翻译语言的词汇进行了预处理,以及翻译时可以进行词汇(以及,可能地,词汇与相邻词汇之间的关系)的逻辑分析,从而准确且便捷地获得目标词汇的准确释义,实现良好的同传翻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超伦,未经林超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6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