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起落架收缩连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9988.1 | 申请日: | 201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托弗·M·阿利;利安娜·M·坎贝尔;加布里埃拉·K·德弗兰奇希;格雷戈里·J·弗林;阿龙·P·克诺克;米切尔·梅勒;贾斯廷·D·科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波音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12 | 分类号: | B64C25/12;B64C25/58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瞿艺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 连杆构件 收缩 起落架 曲柄构件 从动构件 减震支柱 收缩机构 可移动地 连杆机构 收回机构 旋转轴线 纵向轴线 步进梁 可旋转 致动器 耳轴 飞机 | ||
本公开涉及一种起落架收缩连杆机构。一种起落架包括:外筒,围绕耳轴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耦接到飞机的框架;减震支柱组件,可移动地耦接到外筒以便沿着外筒的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包括:第一收缩连杆构件,枢转地耦接到外筒;第二收缩连杆构件,将第一收缩连杆构件耦接到减震支柱组件;曲柄构件,枢转地耦接到外筒;从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起落架收回机构的步进梁(又称作收回致动器梁);以及从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第一收缩连杆构件。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方案总体上涉及飞机起落架部件和飞机起落架系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延伸和收回起落架的起落架组件。
背景技术
飞机通常包括起落架以便于起飞、着陆和滑行。出于各种原因,通常希望具有高起落架。这些原因包括在起飞和着陆期间产生更大的飞机的旋转角度(例如,迎角),为安装发动机提供更多的离地间隙,增加飞机的离地高度(ride height)等。起落架的加长可引起若干问题,包括要求将起落架沿着机翼进一步移动到机身外侧以补偿起落架在存放时增加的长度,将翼上滑动装置整合到飞机中,更大的轮舱等。此外,增加起落架的长度增加了飞机的静态高度,导致需要新的门槛水线(sill waterline)、更长和更高的出口滑动装置、起落架致动机构重新设计、需要离翼出口滑动装置、起落架存放舱重新设计等。
一些飞机利用伸缩式起落架来提供增加的离地间隙,其中可以减小伸缩式起落架的长度以用于起落架在飞机的轮舱内的存放。伸缩式起落架还可以在起飞和/或着陆时提供更大的飞机的旋转角度。可以在常规飞机中使用伸缩式起落架来抵抗重新配置飞机的轮舱以包含更高起落架的成本。当收回起落架以存放起落架(即,缩短起落架以适应现有的轮舱)时,伸缩式起落架的长度将缩短,并且当为了地面操纵(例如,起飞、着陆、滑行等)而展开时,起落架将延伸(即,其长度将增加)以利用更高的起落架。
发明内容
以下是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可以要求保护或可以不要求保护的实例的非详尽列表。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一个实例涉及一种起落架,其包括:外筒,围绕耳轴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耦接到飞机的框架;减震支柱组件,可移动地耦接到外筒以便沿着外筒的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包括:第一收缩连杆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第二收缩连杆构件,将第一收缩连杆构件耦接到减震支柱组件;曲柄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驱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起落架收回机构的步进梁(也称为收回致动器梁);以及从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第一收缩连杆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另一个实例涉及一种与飞机的起落架一起使用的收缩机构,该起落架包括:外筒,围绕耳轴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耦接到飞机的框架;减震支柱组件,可移动地耦接到外筒以便沿着外筒的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包括:第一收缩连杆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第二收缩连杆构件,将第一收缩连杆构件耦接到减震支柱组件;曲柄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驱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起落架收回机构的步进梁(也称为收回致动器梁);以及从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第一收缩连杆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主题的又一个实例涉及一种飞机,其包括框架和耦接到框架的起落架,该起落架包括:外筒,围绕耳轴旋转轴线可旋转地耦接到飞机的框架;减震支柱组件,可移动地耦接到外筒以便沿着外筒的纵向轴线往复运动;以及收缩机构,该收缩机构包括:第一收缩连杆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第二收缩连杆构件,将第一收缩连杆构件耦接到减震支柱组件;曲柄构件,可枢转地耦接到外筒;驱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起落架收回机构的步进梁(也称为收回致动器梁);以及从动构件,将曲柄构件耦接到第一收缩连杆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波音公司,未经波音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器的流动本体及飞行器
- 下一篇:车辆对接系统、有效载荷传递系统和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