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0904.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21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池田悠人;野濑勇喜;桥之口纮史;铃木建光;明城启一;生田英二;安藤广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N3/023 | 分类号: | F01N3/023;F01N3/035;F01N9/00;F02D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智;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提供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控制装置在具备点火装置的内燃机的曲轴正在旋转的状况下使汽缸内的燃烧停止时,执行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并将该燃料保持未燃状态从汽缸内向排气通路导入的燃料导入处理。另外,控制装置在开始燃料导入处理之前,执行通过实施在曲轴正在旋转的状况下使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处理来使三元催化剂吸藏氧的吸藏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41362号公开了一种火花点火式的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三元催化剂和捕集颗粒物的捕集器。三元催化剂设置于排气通路。捕集器配置于比三元催化剂靠下游处的排气通路。
在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41362号的内燃机中,在因加速器操作的消除而要求转矩减小且负荷变低时,有时会停止汽缸内的燃烧。在这样的燃烧停止期间,执行停止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的燃料切断处理及使从燃料喷射阀喷射出的燃料保持未燃状态从汽缸内向排气通路流出的燃料导入处理中的某一方。根据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4/41362号,在捕集器的再生时执行燃料导入处理,另一方面,在不进行捕集器的再生的情况下执行燃料切断处理。
在燃料导入处理中,从燃料喷射阀喷射出的燃料与空气一起在排气通路中流动。并且,当燃料向三元催化剂导入后,通过燃料的燃烧而三元催化剂的温度上升。当三元催化剂的温度上升后,高温的气体向捕集器流入而使捕集器的温度上升。其结果,捕集于捕集器的颗粒物燃烧。
在通过燃料导入处理的实施而燃料向三元催化剂供给并燃烧时,吸藏于三元催化剂的氧被消耗。在此,若在开始燃料导入处理之前三元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少,则在燃料导入处理的执行中在三元催化剂中燃料燃烧时三元催化剂的氧吸藏量可能会不足。在该情况下,燃料可能会保持未燃状态通过三元催化剂,或者即使实施燃料导入处理,三元催化剂的温度上升也可能会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内燃机具备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在汽缸内进行火花放电的点火装置及设置于排气通路的三元催化剂。内燃机构成为,通过点火装置的火花放电来对包含从燃料喷射阀喷射出的燃料的混合气进行点火而使该混合气在汽缸内燃烧。控制装置构成为,在内燃机的曲轴正在旋转的状况下使汽缸内的燃烧停止时,选择实施使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处理及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并将该燃料保持未燃状态从汽缸内向排气通路导入的燃料导入处理中的任一方,在开始燃料导入处理之前,执行实施燃料切断处理而使三元催化剂吸藏氧的吸藏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控制方法。内燃机具备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在汽缸内进行火花放电的点火装置及设置于排气通路的三元催化剂。内燃机构成为,通过点火装置的火花放电来对包含从燃料喷射阀喷射出的燃料的混合气进行点火而使该混合气在汽缸内燃烧。控制方法包括:在内燃机的曲轴正在旋转的状况下使汽缸内的燃烧停止时,选择执行使燃料喷射阀的燃料喷射停止的燃料切断处理及从燃料喷射阀喷射燃料并将该燃料保持未燃状态从汽缸内向排气通路导入的燃料导入处理中的任一方;及在开始燃料导入处理之前,执行实施燃料切断处理而使三元催化剂吸藏氧的吸藏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的混合动力车辆的构成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在第1实施方式中用于执行吸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三元催化剂的温度与最大氧吸藏量的关系的坐标图。
图4是用于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作用的时间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用于执行点火停止延迟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作用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