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1344.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99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华刚;张勇;方浩博;林坚;张丽敏;杨智超;张亚伟;孙泽鹏;张磊;秦相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11C1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柴亮;张天舒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位寄存器 栅极 驱动 电路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用于为显示面板中的栅线提供栅信号;显示面板包括中每行像素单元由两行栅线控制,分别为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移位寄存器包括栅信号产生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中的一者提供栅信号;若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栅线提供栅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二栅线被写入非工作电平信号时,为所述第一栅线写入工作电平信号;若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二栅线提供栅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栅线被写入非工作电平信号时,为所述Gn2写入工作电平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穿戴显示、电子货架标签显示(ESL)等主要是采用低频驱动,即画面刷新速度慢,对功耗敏感。目前采用的是电子纸膜型的ESL,不足之处在于纸膜依赖性强,只有少数几家厂家能够制作,并且无法兼容穿戴快速驱动的兼容性,色差方面表示也较差。目前替代电子纸膜型的ESL的是反射式的液晶显示(LCD)型的ESL的应用,即通过去掉背光后,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但是LCD 型的低频驱动依赖于画面保持能力方面较纸膜型的保持能力要差,由于薄膜晶体管(TFT)长时间在负偏压下偏置,导致VTH漂移引起TFT漏电因素增大,并且产生额外的功耗。因此,在驱动的过程中,通过减压(Destress)的操作方式,采用双栅双信号两级 TFT分别控制同一个像素开启,利用保持过程中,单方面打开其中某一个TFT,调整TFT的偏压状态,而不造成数据信号的紊乱及TFT的漏电。但是目前这种功能依赖于定制的驱动芯片(IC),需要IC在固定的时间实现信号的提供,限制较大,并且一方面需要IC提供栅走线,特别是大尺寸应用的时候,边框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位寄存器,用于为显示面板中的栅线提供栅信号;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行像素单元,每一行像素单元由两行栅线控制,分别为第一栅线和第二栅线;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包括栅信号产生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栅信号产生,用于为所述第一栅线和所述第二栅线中的一者提供栅信号;若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一栅线提供栅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二栅线被写入非工作电平信号时,为所述第一栅线写入工作电平信号;
若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第二栅线提供栅信号,所述控制单元,能够在所述第一栅线被写入非工作电平信号时,为所述第二栅线写入工作电平信号。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晶体管;其中,
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工作电平信号端,第二极连接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的信号输出端,控制极连接控制信号线。
优选的是,所述栅信号产生单元包括:输入模块、上拉模块、下拉控制模块、下拉模块、复位模块、降噪模块;其中,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根据输入信号控制上拉节点的电位;所述上拉节点为所述输入模块、所述上拉模块、所述下拉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
所述上拉模块,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第一时钟信号上拉信号输出端的电位;
所述下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控制下拉节点的电位;所述下拉节点为所述下拉控制模块和所述下拉模块之间的连接节点;
所述下拉模块,用于在所述上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非工作电平信号下拉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
所述降噪模块,用于在所述下拉节点的电位的控制下,通过非工作电平信号下拉所述上拉节点和所述信号输出端的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3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 下一篇:供电电路与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