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压变色叠层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3101.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海燕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12;B32B27/20;B32B27/26;B32B27/40;B32B37/06;B32B37/10;B32B37/24;B32B37/26;B32B38/18;C08J9/04;C08L75/04;C09J175/04;B44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650599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压 变色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压变色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发泡层和底色层,所述发泡层设置在所述底色层上;所述发泡层由第一浆料经发泡制备而成,所述发泡层的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制得:水性聚氨酯乳液100份;固化剂1~5份;水性透明色浆0~12份起泡剂1~5份;稳泡剂1~5份;增稠剂0.5~5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压变色层,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压变色层状叠层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皮包和文具流行趋势的发展,人们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具有热压变色效果的合成革制品倍受市场欢迎。目前市场常见的变色革大多是通过在合成革成品表面辊涂变色树脂层,当受到热压时,压纹部位发生变色;或者在合成革成品表面涂饰变色蜡粉涂层的工艺,变色蜡粉在受热或压烫时会发生变色效应。但是这类变色革均为溶剂型PU革,且只能实现浅色变为深色的变色效果。此外,还有通过感光或感温变色颜料来实现可逆或不可逆的变色效果,但这类变色材料成本高,且耐用性不佳,时间长了变色功能会逐渐减弱,甚至失去变色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压变色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已解决传统的变色合成革变色效果单一、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热压变色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包括发泡层和底色层,所述发泡层设置在所述底色层上;所述发泡层由第一浆料经发泡制备而成,所述发泡层的浆料由如下重量份数计的原料组分制得:
水性聚氨酯乳液 100份;
固化剂 1~5份;
水性透明色浆 0~12份
起泡剂 1~5份;
稳泡剂 1~5份;
增稠剂 0.5~5份;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是按如下步骤制得的:
(1)将二乙氨基乙醇40g,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至110℃进行脱水处理1.5h,然后加入异氰酸35g,于75℃下,反应1h,得到混合液A;
(2)向混合液A中加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15g及1-4-丁二醇8g,于80℃下,反应2h,得到聚合反应的混合液B;
(3)向混合液B中加中和剂成盐,此处选用氨水,调节pH为7.5,加入去离子水5g,水合肼1g,并在2000r/min的搅拌速度下搅拌分散、乳化3min,然后于20℃下,反应30min,得到混合液C;
(4)将混合液C于20℃下,2400r/min的搅拌速度,搅拌40min,静置30h进行硬化,得到水性聚氨酯。
其中,所述发泡层浆料的粘度为200~1000mPa·s,所述发泡层是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进行发泡,发泡密度为500~1000g/l。
其中,所述底色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计的组份制得:
水性聚氨酯乳液100份;固化剂1~5份;高遮盖力水性色浆0~12份;增稠剂0.5~5份。
其中,热压变色叠层结构包括,粘接层和基布,所述底色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上,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基布上。
其中,所述热压变色叠层结构还包括透明保护层,所述透明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发泡层上。
其中,所述透明保护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制得:
水性聚氨酯乳液100份;固化剂1~5份;耐磨剂0.2~2份;手感剂0.2~2份;增稠剂0.5~5份。
其中,所述粘接层由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分制得:
水性聚氨酯乳液100份;固化剂1~5份;增稠剂0.5~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海燕,未经李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31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