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5053.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7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勇;陈兴力;孙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冠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7/00 | 分类号: | A23L17/00;A23L5/20;A23L27/60;A23B4/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鱼 制备 风味食品 即食 放入 浸泡 鱼腥味 预处理 鱼尾 生产制造成本 微波杀菌设备 清水冲洗 食品制备 腥味 调味酱 腌制 海盐 鳞片 脱除 脱腥 鱼骨 鱼头 鱼鳍 冲洗 内脏 杀菌 白酒 口味 清水 新鲜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选取新鲜黄鱼作为原料,用清水冲洗并刮净黄鱼的鳞片,并除去黄鱼的鱼头、鱼鳍、鱼尾、鱼骨和内脏,之后将处理后的黄鱼放入含有海盐和白酒的水溶液中浸泡15min脱除腥味,脱腥后再次用清水对黄鱼的内外进行二次冲洗,对预处理后的黄鱼放入微波杀菌设备中进行杀菌等步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通过对黄鱼食材予以浸泡除腥、腌制加工以及添加特制调味酱料的制备方法,使得产品不带鱼腥味且口味感好、滋味独特,且该种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的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有利于大量制备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黄鱼是中国的一种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东海、黄海和渤海海域,属暖温性近底层鱼类。小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脂肪、钙、磷、铁、钾、钠、镁、硒和维生素A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食用价值高,无论是从中国传统医学还是现代医学研究中,都发现小黄鱼还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黄鱼大多以冰鲜鱼的形式销售,部分经脱脂加工成冷冻脱脂黄鱼,加工的比例较低。然而,面对饮食多元化的市场需求以及日益增加的黄鱼产量,开发种类丰富的黄鱼加工制品不仅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生存环境带来的压力,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城市工作者并没有很多时间来煮治自己喜爱的食材,而现在往往将大黄鱼买回家蒸煮经过多道工序操作后才能食用,这种方式需要花较长的时间处理大黄鱼,对时间紧张的上班族来说不够方便。随着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因此可将黄鱼食材加工成为不同种类的黄鱼即食产品,来取代传统黄鱼需要通过煮治的普通食用方式,以提供大家一种更加方便、美味的即食式黄鱼的食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及其制备方法,相比于购买活鱼后自行蒸煮的方式,通过制成即食风味食品方便了消费者在购买后随时享用,减少了消费者对食材的操作工序,且产品不带鱼腥味、口味感好、滋味独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可即食小黄鱼风味食品,具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选取新鲜黄鱼作为原料,用清水冲洗并刮净黄鱼的鳞片,并除去黄鱼的鱼头、鱼鳍、鱼尾、鱼骨和内脏,之后将处理后的黄鱼放入含有海盐和白酒的水溶液中浸泡15min脱除腥味,脱腥后再次用清水对黄鱼的内外进行二次冲洗;
2)腌制:对预处理后的黄鱼放入微波杀菌设备中在70~105℃下微波辐射90~180s,再将灭菌后的黄鱼放入浸泡液中,在5℃下腌制4~5h,腌制过程后沥干黄鱼带有的浸泡液和血水,最后黄鱼放置入清水中漂洗去味约20s;
3)干燥:对腌制后的黄鱼,利用烘干机在70~80℃下热风循环干燥25~35min,令黄鱼素体的含水量低于10%,对含水量过多的黄鱼予以二次干燥处理;
4)添加酱料:对经过上述去水干燥操作后黄鱼肉干的内外侧,均匀涂抹上调味酱料;
5)包装:通过包装设备使用聚乙烯包装袋对黄鱼终产品进行密封包装,包装的方式可采用真空包装法或气调包装法。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黄鱼原料选用长度为10~15cm的小黄鱼,优选为夜间捕捞的黄鱼,并除去原料中肉质、鲜度较差的黄鱼。
优选的,所述步骤2腌制过程中浸泡液的成分为食盐16~30%、水茴香2~5%、姜油萜2~7%、桉叶油精3~6%、姜酚3~8%、黄酒8~12%、陈醋9~15%,其中的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浸泡液在腌制过程前需不断搅拌各原料至混合均匀,并加热煮至沸腾,待浸泡液冷却至常温后,再用于黄鱼的腌制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冠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冠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0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参发制罐及其发制工艺
- 下一篇:一种盐渍海蜇产品杀菌脱铝保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