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15107.7 申请日: 2019-08-05
公开(公告)号: CN110372705A 公开(公告)日: 2019-10-25
发明(设计)人: 陈烨;刘举;丁实;李军;刘雨彤;史建涛;李杰;周子筠;张娇娇;宫益林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87/04 分类号: C07D487/04;C07D471/04;A61P35/00;A61P35/02;A61K31/5377;A61K31/5025;A61K31/437;A61K31/4545;A61K31/496
代理公司: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代理人: 金春华
地址: 110000 辽宁***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取代苯甲酰胺 类化合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可接受 急性毒性研究 抗肿瘤活性 抗肿瘤药物 抗肿瘤作用 药物组合物 抗肿瘤剂 医药领域 结肠癌 卵巢癌 治疗窗 肾癌 体外 肺癌 白血病 应用 体内 肿瘤 治疗
【说明书】:

发明涉及通式为Ⅰ所示的新型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和体外和体内的抗肿瘤作用结果和急性毒性研究,本发明得到的抗肿瘤药物新型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具有更优良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可在治疗白血病、肺癌、结肠癌、卵巢癌及肾癌等肿瘤中的应用,因而治疗窗宽,所以在医药领域中作为抗肿瘤剂是非常有应用价值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尤其涉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发挥抗肿瘤效果的新型取代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和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伊马替尼竞争性抑制三磷酸腺苷(ATP)与胸苷激酶(TK)受体如KIT的结合位点,阻滞TK磷酸化,从而抑制信号传导,并可抑制与激酶活性相关的KIT突变(引起KIT受体活化)和野生型的KIT。其作用靶位主要有3种:Abelson(ABL)蛋白、KIT蛋白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受体。伊马替尼可通过功能获得性KIT突变引起不依赖干细胞因子的激活作用,来减少来自GIST的细胞系(GIST882)的激酶磷酸化,当浓度达到1μmol/L时,可完全抑制激酶磷酸化。

伊马替尼,2001年5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003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

其结构为:

伊马替尼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多数患者服用期间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绝大多数属轻到中度。在CML的临床试验过程中,因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而停药者,在α-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患者中仅占1%,加速期中约占2%,急变期占5%。在GIST临床试验中,因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而停药者占3.4%。CML和GIST病人发生的不良反应相似,只有两种例外:GIST病人发生骨髓抑制较少,肿瘤内出血仅在GIST病人中观察到。在CML和GIST病人中,最常见报告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有轻度恶心(50~60%)、呕吐、腹泻、腹痛、乏力、肌痛、肌痉挛及红斑,这些不良事件均容易处理。

所有研究中,均报告有浮肿和水潴留,发生率分别为47~59%和7~13%,其中严重者分别为1~3%和1~2%。大多数患者的浮肿表现为眶周和下肢浮肿。曾有青光眼的个别报告,与水潴留有关。也有胸水、腹水、肺水肿和体重迅速增加的报告。这些事件通常可采用暂停使用伊马替尼、使用利尿剂或给予其它支持治疗而得以缓解。但是个别患者情况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有1例急变期患者因并发胸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复杂临床情况而死亡。

当伊马替尼与高剂量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发生一过性的肝毒性,如转氨酶升高及高胆红素血症。

近年来临床已经发现伊马替尼有明显的耐药作用,对伊马替尼不同的耐药机制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患者在CML发展期能获得部分或全部反应,然后又复发。对Ph+复发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耐药性的产生与BCR-ABL信号转导的再活化有关。BCR-ABL基因放大作用可能是处于晚期CML或ALL复发患者对伊马替尼耐药的机制。对人类Ph+细胞株的体外研究表明,BCR-ABI过量表达减少伊马替尼的摄取,包括P-糖蛋白的过量表达、过度降解或基因的代偿突变等都是对伊马替尼耐药的可能机制。较高的耐药发生率提示应发明具有抗耐药性的药物做为伊马替尼的二线药物。

目前伊马替尼已经出现了耐药性反应,伊马替尼耐药的定义为通过3个月治疗没有完全血液学反应,6个月没有细胞遗传学反应,12个月没有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或响应消失。伊马替尼不耐受定义为大于7天4级血液毒性,3级或以上非血液学毒性,或持续2级毒性没有响应对于适当的管理和/或剂量调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1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