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6086.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9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其海;程健;黄家奇;侯金;徐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64 | 分类号: | B60N2/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文斌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后 靠枕 调节 装置 | ||
1.一种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靠枕(10)、固定机构(20)和收卷机构(30),所述收卷机构(30)固定安装在座椅靠背的背面,所述收卷机构(30)设有两收卷带(31),两所述收卷带(31)从座椅靠背与座椅靠背头枕之间穿过,两收卷带(31)的自由端分别与固定机构(20)两端相连,所述后靠枕(10)固定在固定机构(20)上,所述收卷机构(30)通过收卷收卷带(31)调节后靠枕(10)的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20)包括连接垫(21)和螺杆(22),所述连接垫(21)整体呈长条形,所述连接垫(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收卷带(31)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垫(21)内沿长度方向设有螺纹孔(211),所述后靠枕(10)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布套(11),所述连接垫(21)临近后靠枕(10)的垫面中部设有供后靠枕(10)的布套(11)穿过的U型槽(212),所述螺杆(22)穿过后靠枕(10)的布套(11)并与螺纹孔(211)配合将后靠枕(10)与连接垫(21)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30)包括收卷筒(32)、转杆(33)、两收卷带(31)和传动机构(34),所述收卷筒(32)沿座椅椅背的背宽方向固定在座椅靠背的背面,所述转杆(33)布置于收卷筒(32)内的筒心处,转杆(33)的一端与收卷筒(32)的第一端壁(321)上的轴承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收卷筒(32)的第二端壁(322)与传动机构(34)连接,所述两收卷带(31)分别固定于转杆(33)的两端上,两收卷带(31)的自由端分别与固定机构(20)的两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34)包括六角板(341)、磁性环套(342)和与收卷筒(32)第二端壁(322)贴靠布置的把手(343),所述把手(343)呈内六角套筒状,内六角套筒状把手(343)远离收卷筒(32)第二端壁(322)的筒段上设有内六角凹槽(344),所述六角板(341)卡嵌于内六角凹槽(344)内,所述转杆(33)的另一端穿过收卷筒(32)的第二端壁(322)与六角板(341)固定连接,所述磁性环套(342)套设于收卷筒(32)临近把手(343)的筒段外周上与把手(343)构成磁性吸合连接,磁性环套(342)沿收卷筒(32)筒长方向上的截面呈“L”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3)上套设有圆环状的四个挡盘(35),所述四个挡盘(35)分别临近布置于两收卷带(31)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垫(21)外周包裹固定有海绵套(23)。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车长方向水平布置的两固定杆(40),所述两固定杆(40)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套设在座椅靠背头枕骨架上的套环,另一端用于与收卷筒(32)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内饰后靠枕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松紧带(50),所述松紧带(5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后靠枕(10)的两侧,松紧带(50)套设在座椅靠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0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体式汽车座椅靠背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副驾驶室用挤压式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