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6246.1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1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俊;朱立博;韩笑明;周晓祥;徐颖;苏振;张振;黄炎;陆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8 | 分类号: | G01N27/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陈风平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na 四面体 固态 纳米 分子 蛋白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DNA四面体,所述DNA四面体由四片核酸瓦片杂交合成:将第一单链核酸、第二单链核酸、第三单链核酸溶解于Tris-镁盐缓冲液中进行杂交;所述第一单链核酸的浓度为70 nM,所述第二单链核酸的浓度为210 nM,所述第三单链核酸的浓度为210 nM;所述核酸瓦片由第一单链核酸、第二单链核酸及第三单链核酸杂交合成;所述第一单链核酸序列由78个碱基组成,所述第一单链核酸序列是SEQ ID NO:1,所述第二单链核酸序列由42个碱基组成,所述第二单链核酸序列是SEQ ID NO:2,所述第三单链核酸序列由31个碱基组成,所述第三单链核酸序列的5’末端修饰有一个羧基基团,所述第三单链核酸序列是SEQ ID NO:3;
(2)DNA四面体与待测蛋白质分子连接:将步骤(1)中制备的DNA四面体与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混合,加入所述待测蛋白质分子,形成DNA四面体与蛋白质复合物;
(3)采用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进行检测:将步骤(2)中所得的DNA四面体与蛋白质复合物溶液加入到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瓦片杂交的方法为:先将所述第一单链核酸、第二单链核酸、第三单链核酸混合后放于95 ℃处理10 min,之后于55 ℃放置1 h,放于室温48 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与所述N-羟基琥珀酰亚胺的质量比为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采用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进行检测,包括将所述DNA四面体与蛋白质复合物溶液加入到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的检测池的一侧流道内,将一对Ag/AgCl电极分别浸入所述检测池流道内的电解质溶液中,施加300~900mV的跨膜电压,采集电流阻断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通过以下方法构建:采用特氟龙检测池,检测池上具有直径为1 mm流体通道,将带有纳米尺度孔洞的固态纳米孔芯片安装在检测池中,并将电解质溶液加入到检测池的流道内,形成固态纳米孔检测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DNA四面体的固态纳米孔单分子蛋白质检测信号放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纳米孔芯片为直径为40 nm的氮化硅纳米孔芯片,将所述氮化硅纳米孔芯片用体积比为3:1的H2SO4溶液与H2O2的混合溶液处理,80 ℃浸泡30 min,清洗,氮气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2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